广西人地关系现状、趋势与优化对策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eyvi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际是一部人地关系史。从人类社会诞生之时起,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就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和互动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其范围和广深度都在不断扩大之中,而其产生的变化和影响已对现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种种消极作用甚至危害。于是,协调人地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互利和共同进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进而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现代人类无法回避的必然选择。本文选择广西作为研究对象,以人口与耕地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广西人口与耕地的变动关系,探讨广西人地关系的态势,格局和评价,剖析广西人地关系变动的原因及其对广西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进一步探讨出优化和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为构建广西和谐社会提供决策参考。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文献综述。从总体来说,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是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历程出发,对相关人地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作了简要述评,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是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人地关系内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概况,提出本文对人地关系内涵的界定,对相关概念也进一步做了说明。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介绍了几种围绕人口与土地相关的人地思想理论。第三部分是广西人地关系:态势、格局和评价分析。对广西现代人地关系变动过程进行分析,并加以归纳,并分析了现阶段广西区内部的人地关系格局。对广西未来人地关系发展进行了相关预测,并结合经济社会现实情况对人地关系进行了简要的评价。第四部分分析了广西人地关系变动的原因及其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分别从人口和土地两方面分析了各自变动的原因,同时也分析了其对经济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第五部分根据对广西人地关系变动的研究,从优化和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出广西人地关系优化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语。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并就研究中的几点作了说明。广西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村经济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由于人地矛盾加剧,现有的耕地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这种不平衡会带来农村经济发展迟缓。本文立足于广西现代人地关系,研究了1950—2010年近61年间的人地关系态势,明确了人口与耕地变动的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了2009年广西区内14个地级行政单位的人地关系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未来人地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出2030年广西人地比率为1.15,即人均耕地面积为1.15亩/人。如果人口增长率保持在预测范围内以及耕地保持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这一人地比率不是太低,可以缓和一定时期的人地矛盾。仅从人口与耕地本身出发,不能完全消除这一矛盾,在这一基础上,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提出人地关系和谐发展,明确了广西人地关系优化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连续口译中,准确理解源语发言者的讲话内容是顺利传译的基础,口译理解基于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和有意识的分析。译员的知识面、身体和心理素质、逻辑思维能力、工作记忆容量、
在当前对置信规则库(BRB)的研究中,前提属性、输出置信度和规则库大小等参数都由专家给出,会使BRB参数受专家知识的局限而不准确,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IDE)的对
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具体到高等学校就是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一、充分认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经济
针对上市储量评估中指数递减法合理递减率的选取缺乏规范和指导,评估结果因人而异的现状,基于阶段递减率定义,对不同生产状况下的产油量递减率、含油率递减率和开井数修正产
我国是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发展事关全局,而土地关系的稳定是农村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常住农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是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的共同趋势。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认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根据
介绍气浮-炭砂过滤工艺处理污水的生物作用研究,比较了气浮-炭砂过滤工艺和直接过滤工艺对COD、UV_(254)和NH_3-N等与生物作用相关指标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
今日中国艺术审美为什么美丑不分?是因为近百年的中国人过于追求“现代”。自从严复翻译《天演论》,百年中国便被西方“进步论”(社会进化论)一统天下。进步论不仅造成中国读书人
在幼儿阶段对欺负行为进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和可行性。该研究对幼儿阶段欺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回顾,从个人和环境两个方面梳理了幼儿卷入欺负的有关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