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概述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居民基本医疗保障需求的基层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的重点,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全科医生严重短缺、居民对其技术水平信任度不高、双向转诊制度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不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还是非常突出。国家政策明确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和大中医院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为加快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全国有医科类本科院校280多所和附属医院1000多家,集中了高知名度的品牌、高水平的学科、高素质的人才、精湛的技术、高精尖的设备、高密度的信息和大批科研成果,医教研资源和优势非常显著,应该是国家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其在社区卫生建设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国内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也包括部分不是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的城市大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形式非常多,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别,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操作模式,影响了整个工作的的效果、效率和大家的积极性,更没有对此项重要工作的评价指标,缺少决策和检查的科学依据。应用管理流行病学方法,对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收集卫生信息,开展社区诊断,进行卫生服务调查、评价和监督,调整社区卫生政策,从而提高决策科学性,措施的合理性,管理的准确性,服务的有效性。国内外类似课题研究不多。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尚无见到系统的相关研究,只有极少数几篇关于医科院校在社区医疗机构建立教学和实践基地的经验报道,以及个别专家对医科院校应该为社区培养更多全科医生的呼吁。2、研究目的2.1通过本课题研究,系统分析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不同形式的内涵和困难,提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途径,建立模式图,为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可借鉴的简捷、有效的操作模式。2.2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进行适时评价,提高政府的关注度,并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和干预。3、研究对象一是国外主要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二是国内部分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也包括不是附属医院的城市大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模式;三是广州市卫生局正式确认的,广州市各大医院对口帮扶1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研究方法4.1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的模式研究4.1.1设计调查表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访问社区管理者,结合我校参与和管理附属医院对口支援基层医院的经验,自行设计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的“社区卫生机构帮扶需求调查表”(附件1)。4.1.2调查方法成立了调查小组,培训了调查员,先进行预调查,然后组织正式调查,根据管理流行病学的质量控制要求进行调查质量控制。在广州市行政区范围内,对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座谈或现场交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为主体进行进行问卷调查。4.1.3数据整理对调查表收集回来的结果,进行汇总后,用excel 2003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4.2参与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4.2.1建立评价指标由南方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第三附属医院工作人员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实习生组成评价小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选择从事本研究相关专业工作10年以上专家30名,通过3轮函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并将每一轮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意见比较一致的评价指标。4.2.2确定指标权重在确定一级指标权重时,要求专家对4个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依据Saaty相对重要性等级表进行两两对比,并根据AHP法的求解步骤进行求解。从而求得每一位专家所赋的一级指标权重,将所有专家同一指标的权重进行算术平均,得出代表专家群体集中意见的综合权重。在确定二、三级指标权重时,利用问卷调查得出各评价方面和其内在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赋值均数,利用重要性赋值均数的差值确定Saaty标度,再根据AHP法的求解步骤进行求解。5.研究结果5.1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的“一核两翼”模式“一核”指以提高诊疗质量为核心;“两翼”指以教育训练为主翼、业务管理合作为辅翼,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与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7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加强全科医学教育,迅速扩充全科医生队伍;二是建立医科院校(附属医院)-社区卫生中心紧密型二级医疗网络;三是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学历结构;四是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技术水平;五是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为社区病人提供方便的双向转诊服务;六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健康教育水平和健康信息资源利用效益;七是医学教育与社区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医学生的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5.2建立医科院校及其附属医院参与社区卫生建设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Delphi法,经过3轮专家咨询,逐步建立比较一致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再用AHP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确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由人才培养、技术水平、服务能力和满意度4个组成;二级指标有13个:全日制毕业生、学历提高教育、脱产培训、非脱产培训、支持人力、常规、技术、科研促进、双向转诊、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信息管理、病人满意率、居民信任率和工作人员满意率;三级指标有27个。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