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十九大以来,我国政府针对住房问题提出了“加强保障、准确把握、监测预警”的政策,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让住宅回归居住属性,是政府对今后房地产走向的战略基调。近年来,货币流通性过快的增长、广大居民投资渠道不足及不合理的土地财政政策等导致我国房价一直处于不合理的上升状态。郑州是我国人口大省河南省的省会,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但和全国9个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其市域土地面积是最小的,人口的激增和土地面积不足的矛盾致使住房市场发展越来越不健康,住房价格的上涨速度超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这给市民购买住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也大大制约了郑州市经济产业升级转型,因此,提升居民住房购买力促进住房市场有机发展成为当前重要研究问题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大量资料研究,并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房价收入比指标来衡量郑州市居民的住房购买力。内容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有关理论。首先通过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对房价收入比的典型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其次阐述了房价收入比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的解析、影响因素、房价收入比模型的构建;最后以个人住房贷款与偿付能力为切入点,运用购房模型得出房价收入比的合理范围。第二部分分析了郑州市住房市场概况,简述其发展历程并从郑州市商品住宅建设以及交易状况两方面着重分析了郑州市住房市场现状。第三部分是对郑州市居民住房购买力的研究,首先从人口、居民储蓄、不同阶层家庭的收入等方面对居民收入状况进行了整体研究;其次研究了郑州市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变化情况;最后运用提出的房价收入比模型计算分析各收入阶层家庭对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房价收入比,分析了各收入阶层家庭对各类住房的购买力情况,结果表明该市的房价整体上过高,多数家庭对于新建商品房不具备购买力,高收入及以上的家庭对于二手房具有整体购买力,中等收入的家庭对于经济适用房以及部分小户型商品房具有阶梯状分布的购买力,最后低收入及最低收入的家庭只能勉强对于小户型经济适用房形成购买力。第四部分针对郑州市住房市场以及居民收入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住房供给、居民消费、收入分配、住房制度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