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格码编译码算法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频谱资源极其有限,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实现通信的高效和可靠传输是现代通信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信道编码如Turbo码、LDPC码等编码方案通过增加冗余信息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但冗余信息的引入降低了通信的有效性,浪费了宝贵的频谱资源。低密度格码(Low Density Lattice Codes, LDLC)是一种高效的编码调制方案,能在不扩展信号带宽的条件下获得编码增益和成形增益,可有效利用频谱资源,其译码复杂度与码长呈线性关系。论文以中兴通讯合作项目研究为背景,针对LDLC码的编译码原理及性能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有:1.论文首先总结了 LDLC码发展及应用现状,概述了 LDLC码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 LDLC雅克比迭代编码算法;为了将LDLC码应用于功率受限通信系统中,分析了 LDLC超立方体成形算法。2.重点研究了 LDLC码构造算法。针对现有的基于排列矩阵构造算法中存在六环问题,提出了一种八环LDLC码校验矩阵构造算法,进一步提升了 LDLC码的译码性能。3.深入研究了 LDLC码量化译码和参数译码算法,分析了二者的性能及复杂度差异。针对LDLC译码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 LDLC译码算法的提前终止准则,有效地降低了迭代译码的平均迭代次数。4.搭建了 LDLC编译码系统仿真平台。仿真分析了采样分辨率、映射方式、迭代次数等主要参数对LDLC码性能的影响。并在相同频谱效率条件下,比较了 LDLC编译码方案与Turbo+高阶调制方案的性能,论证了 LDLC码是一种高效的信道编码方案。
其他文献
学位
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数据已成为移动通信发展目标和要求。OFDM技术以其有效抵抗多径衰落、抑制噪声和干扰,并能大幅度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容量和传输速率的优势,成为新一代移动
本课题将车载Ad Hoc网络(VANET)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间通信。设计了完成车辆间分布式通信的车载终端,该终端基于S3C2440A硬件平台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结合GPS定位
随着4G移动互联网全面覆盖、嵌入式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升,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突破了有线、带宽窄等瓶颈,开始向着高清化,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本课题利用4G网络的无地理
随着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对高速率、大容量、多重服务通信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第四代(4G)移动通信必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由于具有抗多径衰落和
心脏性猝死有很大的偶然性与突发性,猝死发病之前可无任何先兆,在所有猝死的人中,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约有高达30 %的人们没有或从来未发现过心脏病。据统计,有70%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雷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雷达体制,它借鉴了通信领域的MIMO理论。MIMO雷达主要分为两类:统计型MIMO雷达和集中式MIMO雷达。由于两种MI
学位
图像增强是图像处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对图像进行加工,按照特定的要求改进图像视觉效果或者增强其中一类信息,突出感兴趣的信息或抑制不感兴趣的信息,得到一个效果更好的增强
随着无线局域网、家庭娱乐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兴起,对高速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强,超宽带技术的提出为实现高速通信提供了解决方案。而一般的IR-UWB技术对频谱利用灵活性差,且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