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并改变我国政府部门一贯以来的机构设置偏多、部门职责交叉、职能重叠等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部门体制改革这一概念。目前,我国大部制改革仍然处于初始阶段,诸多难点依然有待解决,其中对行政权力的监督问题是难中之难。文章首先对我国行政权力监督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说明,分析了我国大部制改革后行政权力出现的几个新的特征,如权力的结构分离性、权力的整合性、行政权力扩大化,并根据行政权力的特征说明了加强大部制下行政权力监督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我国现行行政权力监督机制,然后指出了行政权力监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行政权力监督意识缺乏、行政权力监督主体缺乏独立性、行政权力监督过程简化、行政权力监督法制化程度低、行政权力监督力量合力较弱、行政权力运行的单向性、大部门权力运行监督难、大部门行政首长的权力监督难。并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大原因:传统“部委制”的影响、大部制改革的理论准备不足和大部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缺乏。其次,西方国家的实践及经验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因此从立法机关、行政内部机关、司法机关、政党、公民与社会团体、舆论六方面介绍了西方国家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实践,并根据我国实情总结出五条可供借鉴的经验:科学合理地整合大部门是前提、注重行政权力的分离制衡、强化对行政首长的监督力度、提高行政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强化新闻舆论监督。最后,对加强我国行政权力监督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要完善传统监督体系,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新的举措包括设立独立权威性的监督机构和建立信息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