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熵层高超声速钝头体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界层转捩是飞行器设计中的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但又尚未解决的问题。感受性是边界层转捩问题的第一步,指的是外界扰动通过某种途径激发出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过程。该过程决定了边界层内不稳定波的频率和初始幅值等关键信息。对于高速飞行器,自由流扰动首先与头部的弓形激波作用产生激波后的扰动,激波后包含多种形式的扰动再通过一定的路径激发边界层内的不稳定波。对于钝头体,头部激波后存在熵层。本文以超声速钝板、高超声速钝锥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熵层不稳定性。以自由流扰动为平面慢声波为例,研究了钝锥边界层的感受性问题。与已公开发表的高速感受性研究不同之处是,本文的工作揭示了从自由流慢声波到边界层不稳定波激发的中间过程的内在机理,细致地分析了可能存在的不稳定波的激发路径,找到了真正起主导作用的感受性机理,加深了对高速边界层感受性的理解。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激波后的流动可依次划分为外层、熵层和边界层。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建议了更合理的边界层和熵层外缘的确定方法。熵层的流动是具有高熵梯度的有旋流动。钝板的熵层外缘在下游处几乎和边界层外缘平行,而钝锥的熵层则在下游的演化过程中逐渐与壁面不断增厚的边界层合并。2、熵层中存在不稳定的熵层模态,不稳定区集中在头部附近,频率较低,增长率较小。对于钝板边界层,熵层模态向下游的线性演化过程与线性理论吻合,由于该情况下并不存在不稳定的二维T-S波,因此未看到不稳定波的激发;而对于钝锥边界层,熵层模态在中性点附近激发出边界层内不稳定的第一模态。3、将慢声波与激波作用的理论应用于钝锥模型中,分析发现激波后的扰动可根据产生声波的情况分为三个区域,分别是头部附近的Zone 1,扰动为快声波、熵波和涡波;下游的Zone 2,因入射声波和激波的夹角超过了临界角度,无声波产生,仅有熵波和涡波;再下游的Zone 3,扰动为慢声波、熵波和涡波。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下游处边界层内的不稳定波被激发。4、根据理论分析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边界层不稳定波的三个激发路径分别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表明,Zone 3中慢声波在整个感受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而Zone 2中熵层模态起着次要作用,Zone 1中的快声波效率最低,基本没有贡献。
其他文献
以二维有限差分模型为例,利用Mathematica数学软件讨论了二维稳态温度场中的温度分布问题。展示了Mathematica软件在快速求解温度场问题与可视化方面的优越性。
随着近些年居民住房需求快速膨胀和贷款购房行为的日渐普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因具有风险小、收益时间长、社会效益明显等优点,各家商业银行竞相开办,极大地推动了该项业务的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进步,城镇化的建设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强,建筑行业处在发展的势头之上,社会对于房屋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因此在日常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研究目的:吸声降噪通过切断噪声的传播路径,能够有效控制噪声污染。为此,总结主要的吸声原理及吸声材料,综述吸声降噪的主要工程措施,为地铁噪声的控制提供建议。研究结论:(1
目的:研究抗心磷脂抗体(ACA),在脑血栓患者的病程演变中的变化情况、与远期疗效的关系,旨在探讨ACA与血栓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空腹血清中AC
美国内战的残酷和由此造成的大规模死亡动摇了内战前的“善终”观念。尽管阵亡者的战友、军医、护士和许多牧师还在以各种方式努力维护战前的“善终”文化,但突如其来的大规
<正>一、辞律与辞格的比较 陈望道先生提出的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大分野,长久以来对其重视和研究的程度不一。修辞学界对“积极”与“消极”的提法,一直存在着异议。1963年,
压电陶瓷在现代功能陶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大规模使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主要是铅基压电陶瓷,这类陶瓷因为其优良的性能在很多领域尤其在军事领域具有不
以1,7-碳硼烷C为原料,合成了Si原子与碳硼烷笼直接相连的碳硼烷硅醇A和Si原子与碳硼烷笼之间含1个亚甲基的碳硼烷硅醇B。再以A和B为单体,与六甲基硅二胺进行高温缩聚,制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