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对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ai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于2013-2014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试验基地进行,以不同基因型玉米郑单958和浚单20为材料,采用自主研发的3种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以播前拌种和喇叭口期喷施的处理方式,系统研究了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蛋白代谢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对玉米叶片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试验所用的3种植物生长复合调节剂处理后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各个时期叶片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缓其下降的趋势,不同叶位来看,5叶和10叶生育后期下降幅度大于中上部叶片,浚单20的下降幅度大
其他文献
本实验用十个亲本,其中五个不育系(博A、优ⅠA、金A、秋A、灵红A),五个恢复系(桂99、测258、测253、测22、新恢14),利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模式对杂种11个品质性状和12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杂种F_1的品质性状及农艺性状与亲本的关系,结果表明: 1、品质性状中,垩白米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垩白大小和胶稠度,然后才到整精米率和精米长,最小的是糙米率和精米率;对
以具有phAKL基因的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简称KL)作母本与具有phlb基因的小麦“中国春”(简称CSphlb)杂交,获得杂种(KL×CSphlb)。用此杂种作母本与Aegilops variabilis杂交,在其F_2自交后代中获得了纯合的、染色体数且与普通小麦相同(2n=42)的具有外源遗传物质的稳定材料TKL1。本文对TKL1进行了初步鉴定分析与评价。主要结果如下: 1.T
该文以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设低磷和高磷两处理,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效率进行研究.从40个玉米自交系中筛选出磷高效型和低效型,结果只有6个基因型属于磷高效型,耐低磷条件,其余
本试验通过对国内外145份大麦资源模拟湿害处理(分别在三叶一心期、冬前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淹水15天、10天和10天),以大麦各个性状的平均数和耐湿指数为基础,分析了大麦农艺性状(株高、主茎穗长、主茎穗粒数、穗下节间长、主茎绿叶数、单株穗数、单株穗粒数、单株干物重、单株粒重)和光合性状(苗期叶绿素CHL1、拔节孕穗期叶绿素CHL2)对湿害的反应,结果表明: 1、湿害对不同性状、类型、地理来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