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储蓄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在持续高储蓄率背景下,商业银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信贷不平衡。同时在社会制度变革影响下,人们的经济生活暴露于更大的风险中,居民更倾向于预防性储蓄,而为有效应付当前的金融危机、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储蓄分流成为势在必行的政策导向。
本文通过运用面版数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储蓄结构性差异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消费者信心指数量化居民经济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储蓄动机,对2000年1月到2007年8月国内居民储蓄分流和替代投资倾向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及旅游业对储蓄均有很好的分流作用。然而市场不健全,风险较高,居民资产投资结构较为单一,以及保险业及社会保障力度不够,人力资本投资及除基本生活外的消费不足等均成为我国储蓄率偏高的诱因。因此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刺激保险、旅游、娱乐服务业消费、教育投资等是现阶段国情下循序渐近地引导储蓄分流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