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明度成为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的主要目标。我国于2007年新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新会计准则将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信息传递,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非常值得关注。股价同步性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成熟度的标志之一,股价同步性跟公司特质信息含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股价波动同步性高就意味着公司特质信息较少地融入到投资者的资产定价之中,即对投资者的价值也较低。本文基于股价同步性“信息效率观”的基本理论,研究我国2007年实施的新会计准则是否改变了信息环境,作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能否促进有信息交易者的交易活动,改变公司特质信息纳入股价的程度,从而影响股价同步性,无论对于实务界还是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选取可比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作为代表,基于私有信息交易理论,本文认为会计准则变革带来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能够降低公司内外部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投资者搜集私有信息时的边际成本,在边际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基于企业私有信息所进行的交易更为活跃,提高了股价对公司特质信息的反映,从而带来股价同步性的降低,通过股票价格的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资本市场基本功能的发挥。除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直接作用于股价同步性之外,本文还分别从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股权集中度这三方面来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间接作用于股价同步性的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对会计信息可比性和股价同步性进行了概念界定,梳理了相关文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设和检验模型。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涵盖了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12个行业的数据,采用的是非平衡面板数据,为了对比混合OLS回归、随机效应模型以及固定效应模型的优劣,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F检验以及Hausman检验,选择适用于本文样本的实证方法,此外又对本文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最后通过对检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本文的结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本文的建议,并指出研究局限。本文的实证结果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使股票价格中包含了更多的公司特质信息,表现为股价同步性的降低;对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降低作用更明显;相反,随着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增多,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减弱;对股权集中度变量进行分组检验后发现当股权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减弱,当股权集中度提高到一定水平时,会计信息可比性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增强。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丰富了一国之内微观层次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内容,从可比性的视角研究了新会计准则所产生的资本市场效应,研究的时间跨度从2005至2013年,数据较为广泛且具有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