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的文化建设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发展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本方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同时,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也是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文化建设要求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文化发展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的要求。本文尝试将科学发展观理论与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归纳、分析马恩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建设的相关论述,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文化建设理论的阐述,揭示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规范我国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试图从这一视野去探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诉求和建设思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公报为蓝本,综合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按照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逻辑与历史相互统一的原则,重点运用系统论和马列经典作家文化发展理论展开理论分析。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一样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目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继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建设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观念意识、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等各方面创新,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主义文化强国。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最为杰出的非裔黑人美国女作家,她在1993年时因其备受瞩目的创作才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得到诺贝尔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都致力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炎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同补体的活化有关。因此 ,如何干扰和抑制补体活化产生的有害作用 ,成为药理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利用内源性可溶性补体抑制剂来阻断
液氮超低温冻存器官不仅能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而且能杀伤某些低温敏感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 ,显著降低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本文以冻存胰岛、心脏瓣膜和皮肤为例 ,阐述器官冻
本文以日本“公文式学习法”为参照,通过对日中市场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了目前系列化对外汉语自学教材稀缺的现状。本文结合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
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特性,导致城市水文环境发生变化,径流系数增大,汇流速度和效率增加,使流域雨洪总量、洪峰流量增加,峰现时间也相应提前,加剧了城市内涝的风险。山地城市
病毒感染后DC可介导产生不同的保护性反应,通过处理和递呈抗原来激发适应性免疫.DC的成熟对激发细胞免疫和避免未成熟DC(iDC)诱导免疫耐受至关重要.为研究HIV感染后DC功能的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的应用能够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甚至改变企业的文化使企业持续保持活力,是不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