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信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世代居于崇山峻岭的土家人基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习俗,形成了多种宗教信仰形式。既有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亦有包含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外来的系统化宗教。诸如此类的宗教信仰的产生皆有一定的心理根源,这源于土家人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社会的依赖感,以及对愿望和情感的需求。这些宗教信仰形式与土家族的民族性格的形成密切相关,它们影响着土家人的价值观和生命理念,对土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它们经历千百年仍存在于土家人社会之中并非偶然,其存在是因为它们自身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比如心理慰藉、心理消解、心理激励、人格升华、生态保护、社会整合等功能。这些功能对土家人的社会文化发挥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进行资料搜集,并运用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的功能主义理论对鄂西土家族宗教信仰的心理根源,社会功能等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希望为学术界进一步探讨鄂西土家族的宗教文化提供参考,并且为我们理性地认识土家族宗教信仰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