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旋转机械中,其运转状态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因此,研究其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当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内部零部件之间会产生碰撞导致信号中出现大量的冲击响应成分,进而信号的幅值和频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鉴于此,本文将听觉显著模型方法引入到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为准确识别冲击响应成分所占据的频带,借鉴人耳听觉系统对突发信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特异性强度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50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旋转机械中,其运转状态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因此,研究其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当滚动轴承发生故障时,内部零部件之间会产生碰撞导致信号中出现大量的冲击响应成分,进而信号的幅值和频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鉴于此,本文将听觉显著模型方法引入到滚动轴承故障特征提取中,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为准确识别冲击响应成分所占据的频带,借鉴人耳听觉系统对突发信号的响应特性,提出了基于特异性强度和GT滤波的频带筛选方法,实验验证表明,利用所提方法筛选出来的频带能够获得更清晰的包络谱,对提高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具有一定作用。(2)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听觉显著模型并应用于冲击响应信号的提取中,所建模型使用多尺度一维高斯滤波、多尺度二维高斯滤波以及跨尺度整合等算法。该模型综合一维和二维高斯滤波结果,很好的模拟了人耳的时频感受野,相比传统的显著模型,它对冲击响应的表达更加清晰,能够消除基线漂移现象。实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3)为有效提取出冲击响应信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双耳听觉显著模型。所建模型利用特异性时频掩蔽方法对多路信号进行时频段提取和筛选,之后经融合得到多路信号中共有的冲击响应成分。实验验证表明,所建模型可增强信号中突变信息的显著性。(4)基于听觉显著谱和主元分析法对滚动轴承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损伤故障的可分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当损伤部位不同时,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显著谱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说明不同故障会导致的不同冲击响应成分,它们的频率结构存在区别,为扩展滚动轴承故诊断思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5)建立了一种故障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正常状态、内圈、外圈和滚动体故障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当滚动轴承出现不同故障时,响应信号中的冲击响应成分具有不同的共振峰形态和频率结构特征,其与实验结果相接近。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28种观赏葫芦种质为材料,运用形态学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遗传亲缘关系鉴定。同时研究了‘新疆大葫芦’的组培快繁技术,为资源保存、新种质培育、转基因技术打下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分析(1)根据观赏葫芦形态学性状观察标准,对形态学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参数统计结果显示,25个形态学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7.01%,每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1%,表现了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突出的是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丰富,而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面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恢复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资源开发所需资金匮乏等瓶颈。为突破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瓶颈,可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借助PPP模式,政府在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恢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政策、乡村旅游资源宣传推广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量化、可柔性加工、成本低廉等特性,是未来有效利用太阳能的途径之一。阳极界面层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转换效率的关键。本论文首先设计合成了具有π-π共轭主链和离子侧链结构的p-CPE-1、p-CPE-2、p-CPE-3三种共轭聚电解质阳极界面层。本论文通过质子酸掺杂的方法来调控三种共轭聚电解质阳极界面层材料的离子侧链与主链间的偶极化作用,使共轭聚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天然气,煤炭和石油的大量使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迫在眉睫。而目前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以及商用电池领域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仍面临着金属锂价格昂贵、资源有限、因有机电解液有毒而造成的难以回收、环境污染以及因锂枝晶的产生而引起的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因此,对低成本及高安全性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极为重要。水系锌离子电池(ZIBs)因其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
表格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构化页面元素,因其直观精简的信息表达优势,在文档图像中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加。通过对文档图像中的表格进行提取与解析,人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文档中所包含的信息以及表格中各字段之间的联系。因此,针对表格提取的算法研究尤为重要。由于文档的种类以及表格的样式千变万化,且影响表格结构的干扰因素较多,从而导致表格提取算法很难精确地从文档中提取出表格结构,对干扰的鲁棒性也较弱。针对上述问题,
超高压输电线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保障电网中超高压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已经成为国民稳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由于输电线路需要经过恶劣的荒郊野外环境中,因此易受到自然环境、自身损耗及人畜破环的影响,需要对线路进行定期巡检。传统主要采用人工巡检及直升机巡检方式,但由于其具有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精度不高且费用高昂等缺点。随着近些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巡检机器人取代传统巡检方式,能有效降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