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股权激励是公司为了实现高层管理人员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安排,提高公司价值,通过不同的形式提供给管理人员本公司股权的激励方式。持有企业股份使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与企业其他股东利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一致性,更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是一种提升企业价值的公司治理措施。 本文从管理股权的作用原理入手,通过对国内外管理股权激励相关理论的研究评述,分析我国现有管理股权激励的现状和实证分析的不足。然后通过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总体样本的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股权激励的问题,并据此进行二次选样,试图得出管理股权激励在我国的实施条件。最后总结全文,提出政策建议,并指出本文的研究缺陷。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以及全文研究思路。指出管理股权激励研究的迫切性,提出全文的分析结构。 第二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综述。首先界定本文所涉及到的主要概念,然后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学者做出的关于管理股权激励方面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管理股权激励的理论依据,总结前人实证研究存在的缺陷,并形成本文实证分析的具体思路。 第三部分是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740家上市公司样本进行管理股权激励的实证分析。首先通过不同的标准划分成几个子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这一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股权比例偏低,零股权现象非常普遍。然后通过分别对业绩指标ROE(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和EPS(加权每股收益)与管理股权比例,国家股比例,前10位股东持股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国家股比例与董事长持股比例、总经理持股比例以及管理股权比例均呈现弱负相关关系。总体来看,业绩指标与管理股权比例和国家股有极弱的正相关关系,与股权集中度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并得出由于大多数样本公司管理股权比例较低,导致业绩指标与管理股权指标的回归分析结果不理想。 第四部分是通过对总体样本进行二次选样,分析管理股权激励的适用条件和强度。这一部分通过对37家管理股权比例比较高的公司的业绩指标与管理股权比例分析得到,管理股权比例与公司业绩并非简单的线形关系,而是一种三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