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参与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众包竞赛(Crowdsourcing Contest)创新模式在社会生活与商业实践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应用。众包竞赛已成为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大众解决问题、获取创意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大量的众包平台建立、发展起来,提供众包竞赛服务。对于这些众包平台来说,解答者的广泛参与是平台得以建立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近年来,许多众包平台却无法很好地鼓励解答者的努力投入和持续热情。大量的解答者在参与过程付出的任务努力明显不足,并逐渐退出众包平台,不愿继续参与众包任务。而解答者的努力程度和持续意愿却是决定众包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当前的众包竞赛实践中,如何鼓励解答者的任务努力、提升解答者的持续参与意愿以推动众包平台长远发展,是众包竞赛实践者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梳理与分析现有众包文献发现,目前现有的众包文献围绕解答者的参与行为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但仍多集中探讨解答者的初始参与意愿与行为,对解答者的努力程度与持续参与意愿的研究相对欠缺,且具有一些不足。鉴于此,结合当前众包竞赛面临的问题以及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对影响解答者任务努力与持续参与意愿的因素与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如何交互地影响解答者任务努力的问题,基于认知评价理论,结合投入感,构建了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揭示了两种激励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对任务努力的影响路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尽管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均对任务努力有积极的直接作用,然而,两者之间存在负向的交互作用。当外部激励较高时,内部动机对任务努力的影响作用减弱。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投入感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能够间接地缓冲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对任务努力的直接的负向的交互作用。这部分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不仅丰富了现有众包文献对任务努力以及动机因素的研究内容,而且能够深化现有研究对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之间作用关系的认识和理解,补充并推动现有的理论研究。本研究能够为众包竞赛实践者更理性地利用内部动机与外部激励鼓励解答者的任务努力提供实践指导与建议。其次,在众包竞赛独特的研究背景下,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切入点,结合解答者对众包平台参与环境的感知评价因素,完善了期望确认模型,分析了解答者的期望确认过程,并从物质期望与社会心理期望两个方面解释了影响解答者持续参与意愿的具体路径。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众包竞赛情境下,解答者的期望确认水平不仅能够提升解答者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而且能够提升解答者对平台的信任水平;感知价值和平台信任均能够显著地影响解答者的满意度和持续参与意愿。期望确认可通过影响物质期望与心理期望两条不同的路径影响解答者的持续参与意愿。同时,研究结果还指出,交互性和感知公平是影响解答者期望确认的两个重要因素。这部分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不仅验证了在众包竞赛情境下期望确认模型对解释解答者持续参与意愿的适用性,扩展了期望确认模型的应用边界,丰富了研究解答者持续参与意愿的理论基础,而且解释了在众包竞赛特定情境下,期望确认对持续参与意愿的具体的影响路径以及影响期望确认的前因变量。本研究对于提升解答者的持续参与意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最后,针对行为控制如何影响解答者持续参与意愿的问题,基于组织控制理论与感知组织支持理论,结合归属感和程序公平,构建了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了归属感与感知公平在行为控制影响持续参与意愿关系中的具体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行为控制既可通过影响解答者的归属感间接地提升持续参与意愿,也可对持续参与意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当解答者感知的程序公平较高时,归属感对行为控制与持续参与意愿的中介作用会得以加强;程序公平较低时,归属感对行为控制与持续参与意愿的中介作用不再显著。研究结论强调了在众包竞赛情境下程序公平对行为控制的影响机制的重要性。这部分研究的重要贡献在于,不仅丰富了现有文献研究解答者持续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而且在众包竞赛情境下,发现了行为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条件,解释了行为控制对持续参与意愿的具体的影响路径与边界条件,深化了人们对行为控制的影响机制的理解,补充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的众包竞赛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