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防腐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qin274385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苯胺因其独特的抗点蚀、抗划伤和防止海洋生物附着等特殊性能,逐渐成为防腐涂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在金属材料、化学化工、航海和航天等行业有着广泛地应用前景。但无论是电化学沉积还是化学沉积所制备的单一聚苯胺涂层均存在着非致密的形态结构,以及对金属基底附着不强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和发展。因此,提高聚苯胺涂层的致密性和附着强度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利用SiC纳米颗粒复合改性环/氮取代聚苯胺,制备得到一系列致密和可加工的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采用两种方法以提高复合材料的附着力和耐久性,一是将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混合制成共混涂层;二是将复合材料化学沉积于具有粗糙结构的镀层表面,镶嵌结合制成双层涂层。本论文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HCl掺杂的聚邻氯苯胺/SiC复合材料(POCl/SiC)。将POCl/SiC添加在环氧树脂中,在碳钢表面制备POCl/SiC-环氧树脂共混涂层,研究不同含量POCl/SiC对环氧树脂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HCl、对甲苯磺酸(TSA)和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掺杂的聚邻甲氧基苯胺/SiC复合材料(POA/SiC)。将POA/SiC添加在环氧树脂中,在碳钢表面制备POA/SiC-环氧树脂共混涂层,分析不同酸掺杂的POA/SiC对环氧树脂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DBSA掺杂的聚邻乙基苯胺(POE)和POE/SiC复合材料。通过共溶法在粗糙的Zn镀层表面沉积POE/SiC膜,在SiC/Zn镀层表面沉积POE膜,探索内外涂层的结构对双层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DBSA掺杂的聚N-甲基苯胺/SiC复合材料(PNMA/SiC)和聚N-乙基苯胺/SiC复合材料(PNEA/SiC)。通过共溶法在多孔粗糙的ZnO薄膜表面沉积复合膜,研究取代基大小和SiC纳米颗粒对双层涂层防腐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对环/氮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并对共混涂层和双层涂层的防腐性能和机理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的XRD测试,发现POCl/SiC、POA/SiC、POE/SiC、PNMA/SiC和PNEA/SiC均已成功制得。光谱测试结果发现,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的特征吸收峰位置发生了一定的迁移,表明SiC纳米颗粒与POCl、POA、POE、PNMA和PNEA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2)通过对取代聚苯胺/SiC复合材料的粒度测试,发现POCl/SiC的粒度比POCl的粒度大大减小。分析了三种酸(HCl、TSA、DBSA)掺杂态POA/SiC的粒度分布,DBSA掺杂态POA/SiC粒度最小为2.65~2.91 μm。(3)通过四探针仪测试发现,在室温时,POCl/SiC的电导率比POCl提高了 31%;POA/SiC的电导率随掺杂酸(HCl、TSA、DBSA)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DBSA掺杂态POA/SiC的电导率达到0.027 S·cm-1。热失重分析发现,在800℃时,POCl/SiC的失重率比POCl降低了 13.3%;POA/SiC的失重率随掺杂酸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其中DBSA掺杂态POA/SiC的失重率最小仅为25.1%,说明DBSA掺杂态POA/SiC的热稳定性最优。(4)通过XPS氮原子拟合峰分析发现,POE/SiC的酸掺杂度由POE的49.75%提高到53.61%;PNMA/SiC 比PNEA/SiC具有更高的掺杂水平,达到52.44%。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分别测定了 POE/SiC、PNMA/SiC及PNEA/SiC的电化学行为,分析表明POE/SiC中的SiC纳米颗粒可以明显提高POE的峰值电流;PNMA/SiC和PNEA/SiC受N原子上取代基的影响,PNMA/SiC的氧化还原电位差ΔEp比PNEA/SiC小约0.03 V。(5)通过SEM测试了 POCl/SiC-环氧树脂涂层的断面形貌,分析发现填充量为5%的POCl/SiC能降低环氧树脂涂层的孔隙缺陷,由Tafel极化曲线拟合其腐蚀速率为2.78×10-3 mm/a,腐蚀保护效率可达90.45%。(6)通过实验测定DBSA掺杂态POA/SiC-环氧树脂涂层的剥离强度和划痕强度分别为9.87 N和19.61 N。DBSA掺杂的POA/SiC-环氧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7天后,其腐蚀速率为1.23×10-3 mm/a,电荷转移电阻为17154Ω·cm2,腐蚀保护效率达到90.70%。DBSA掺杂态POA/SiC-环氧树脂缺陷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80天后,其碳钢基体表面形成数层致密、连续的钝化膜,说明DBSA掺杂态POA/SiC-环氧树脂涂层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7)电化学实验测定POE-SiC/Zn双层涂层和POE/SiC-Zn双层涂层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21 mm/a和0.083 mm/a,电荷转移电阻分别为12750 Ω·cm2和10530 Ω·cm2,POE-SiC/Zn双层涂层的防腐性能明显强于POE/SiC-Zn双层涂层。表明SiC/Zn镀层紧凑的微/纳米表面有助于POE膜在其表面产生良好的镶嵌结合,Zn镀层多孔的凹槽结构容易捕获空气对POE/SiC膜造成破坏,从而导致腐蚀缺陷的发生。(8)电化学实验测定PNMA-ZnO双层涂层和PNEA-ZnO双层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的腐蚀速率约为ZnO涂层的23%和37%,表明聚N-烷基苯胺涂层对提高ZnO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有一定的帮助。PNMA/SiC-ZnO双层涂层的腐蚀速率为0.004 mm/a,电荷转移电阻为13619 Ω·cm2,其涂层的防腐性能高于PNEA/SiC-ZnO双层涂层和聚N-烷基苯胺-ZnO双层涂层,这说明沉积到ZnO涂层表面的PNMA/SiC复合膜致密而连续,有利于通过镶嵌交织作用实现对ZnO涂层的化学吸附和渗透,形成附着力较好的双涂层体系。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的发展,对管线钢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我国油气开采与储运处于飞速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开发耐腐蚀石油天然气输送用管线钢。本文针对抗H2S应力腐蚀管线钢X70MS、X80MS及高锰抗酸管线钢开展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和研究结果如下:(1)X70MS和X80MS采用低C、低Mn的成分体系进行设计,添加抗酸腐蚀合金元素,并控制低的S含量。利用膨胀法和金相观察对
磁性纳米材料因具有丰富的物理内涵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纳米科技研究的热点。其中,具有中心反演对称性破缺的螺旋磁体,由于受到轨道、自旋、晶格等多种自由度耦合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物理性能,是当前磁性材料研究的前沿。2009年,实验上首次在MnSi中发现了拓扑稳定的磁斯格明子(Skyrmion)。Skyrmion具有体积小、稳定性好、容易操控的优点,为设计高速度、高密度、低能耗的磁存储器件奠定了基础。对
近年来,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取得了迅速地发展,在各种工程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数阶模型。由于Caputo分数阶微分的初值条件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所以实际工程中的分数阶模型一般被描述成Caputo分数阶微分方程。尽管一部分Caputo分数阶微分方程的解析解可以被求解,但这些解析解往往比较复杂,不便于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因此,如何求解数值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求解Caputo分数阶微分方程的
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物理实验方法、有限元方法以及解析法。依靠解析法为主,同时传统物理实验法和有限元法作为辅助,能够很好的提供验证和支撑。材料在变形区域经过分块微分求解,整体积分计算,最终得到解析计算结果。该结果能够很好的分析材料的变形过程,为研究变形机理,总结归纳加工解析模型提供有力依据。由于解析模型能够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因此对于加工技术有着直接和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材料自
银基电接触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低的接触电阻,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抗熔焊性等性能,在分合电接触领域和滑动电接触领域都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且应用十分广泛。三元层状化合物MAX相具有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韧性,高熔点、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导电、导热性,低的热膨胀系数,尤其是其独特的层状结构,能够起到减摩耐磨的作用,使得它成为银基电接触材料的理想增强相。本文提出三元层状碳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运输成为关注的核心问题。开采油气的连续油管以及运输用的陆上和海洋油气管道用量十分巨大,建造这些油气管道时的焊接环节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油气管道广泛采用熔焊技术连接,很难避免裂纹、气孔等凝固缺陷,接头晶粒粗化也十分严重,接头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均严重降低,服役中的管道经常从焊缝处失效。此外,油气管道建设中复杂的熔焊工艺也极大延长了工期,
随着氧化铝企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对国外铝土矿依存度的不断提升,拜耳法过程水解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抑制溶出液稀释沉降过程的水解损失即保证铝酸钠溶液的稳定性成为诸多拜耳法企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之一。本文在计算拜耳法不同种类复杂脱硅产物生成热力学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不同类型铝土矿溶出时的脱硅反应体系,利用XRF、XRD、IR、Raman、SEM-EDS等多种现代测试手段并结合粒度、粘度、电导率等物理
《基于儿童立场的中草药课程的实践研究》是我校申报的苏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历时五年,学校课题组认真收集资料并开展研究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终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一)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型人才的需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教学的目标已变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该课题的探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
期刊
航空发动机结构复杂,工作转速高,工作条件恶劣,状态变化频繁,使得振动故障形式多种多样,故障机理错综复杂。据相关资料统计,航空发动机70%以上的故障源于振动。近年来,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发生的重大事故中,80%是由于转子系统的振动故障所致。其中,碰摩故障和积油故障分别是转子系统中两种典型的振动故障。碰摩故障不仅会导致转-静件间隙增大、轴承磨损、叶片产生裂纹甚至折断,而且可能引起转子系统的运动失稳,使得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过程日趋复杂,特别是空间维度上的复杂性,在分布参数系统基础上涌现了一大类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经典的控制理论和方法难以满足此类复杂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本文结合偏微分系统算子谱理论与广义系统控制理论,研究了一类抛物-椭圆型奇异分布参数系统的适定性,稳定性及观测器设计,并将其应用于生态系统及工业智能温控系统领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章系统介绍了奇异分布参数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