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核心体现,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物质载体。传统村落的选址布局、街巷肌理、建筑遗产等无不凝结了古代人民的心血。近年来,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大量文化遗产遭到破坏,众多优秀的传统村落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千镇一面,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村镇景观。从2002年至2010年这约8年时间内,我国古村落消失了近100万个。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本文以“生态博物馆理论”为研究视角,以雅安市望鱼乡望鱼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测量、资料查阅、收集整理等前期工作,客观分析了望鱼古村内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归纳总结了望鱼古村落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成果,提出在望鱼古村落建立生态博物馆的构想。以“生态博物馆理论”作为望鱼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理论支撑,提出居民主导、政府协助、专家支持的管理模式和多渠道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期望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方法和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