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人类学基础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oth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的人类学基础从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出发,阐明人类学对课程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领域基本问题的影响。对课程的人类学基础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化和扩展课程的理论基础,从更广阔的视野审视课程现象和课程问题,为我国课程改革寻找理论依据,指导课程发展。以往对课程基础的研究多集中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的学科领域,从人类学的视角对课程进行研究的成果可谓凤毛麟角。我们从两个方面搜集资料,一是从人类学角度进行的课程研究,二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中有关课程问题的阐述。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已有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但是有很多重要问题仍没涉及到,思辨性的研究结论多,真正进行田野研究的尚属少数,研究尚处于较浅层次,系统性较差。人类学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与基本原理为我们更充分的认识课程提供了基础。人类学启示我们要深入田野进行课程研究,将民族志引入课程使课程研究具有了质性研究的特点,并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他者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实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平等,文化分析则开拓了课程研究的视野。从人类学的视角进行课程设计,视野得到了拓展,多元主体有机会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在最大程度上摆脱文化的霸权。人类学视域之下,课程目标就是要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人类学有助于合理解决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矛盾,科学处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间的关系。在课程实施方面,人类学的引入有助于我们正视课堂文化冲突,全方位设计教学时空,开放性开发课程资源。在课程评价上,兼顾了多元价值取向,拓展了评价的视野,强调评价的真实性与情境性,并且吸纳多元主体参与课程评价。
其他文献
园林景观绿化不仅可以美化城市,而且还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娱乐环境,休息场所,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其施工设计及养护技术具有施工难度大、管理复杂的特
政策是一种引导,也是一种规范,它可以为终身教育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合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终身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终身教
民族复兴,体育同行。近世中国,盛世奥运,举国同辉。自从2008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国家体育总局以及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了关于“全国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