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微波辅助萃取天然产物中热敏性有效成分及其机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qwerty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温微波辅助萃取技术(Low temperature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LTMAE)结合了冷浸萃取技术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特点,在低温下萃取减少了热敏性有效成分的氧化分解损失,有利于保持天然产物的活性;同时微波场作用强化了热敏性有效成分的萃取过程。因此,LTMAE适合于天然产物热敏性易氧化有效成分的萃取分离。本文开展了低温微波辅助萃取青椒中维生素C、芦荟中芦荟苷A和虾中虾青素的研究,并探讨了其萃取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介绍了天然产物中热敏性有效成分的常用萃取技术,综述了微波辅助萃取天然产物热敏性有效成分及其萃取机理的研究进展。   2.开展了低温微波辅助萃取青椒中维生素C(Vc)的研究。分析了青椒中Vc含量及青椒萃取液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青椒中Vc的含量与萃取液抗氧化性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低温少氧有利于Vc的萃取分离及保持萃取液的抗氧化性。建立了Vc的萃取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温度、氧气和真空度等因素对Vc萃取和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40℃时Vc的萃取速率与25℃相比变化不大,但其分解速率增大了18倍;而采用氮气去除体系中的氧气后,40℃时Vc的分解速率只比25℃时增大了约20%;此外,增加萃取体系的真空度也能显著地减少Vc的分解速率;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吻合。   3.开展了低温微波辅助萃取芦荟中芦荟苷A的研究。建立了芦荟叶皮层中芦荟苷A的LTMAE/HPLC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固液比、微波功率、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真空度等条件对芦荟苷A萃取率的影响,并比较了LTMAE、MAE与溶剂浸提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LTMAE和MAE的芦荟苷A萃取率分别比溶剂浸提高30%和23%,LTMAE比MAE高5%。研究了LTMAE萃取芦荟苷A的动力学和热力学机理,考察了萃取温度、微波功率和固液比等因素对芦荟苷A的萃取速率和分解速率的影响。芦荟苷A的萃取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其分解速率在40℃以上时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萃取温度较低(<40℃)时受温度影响较小。微波功率和固液比同样能明显影响芦荟苷A的萃取速率,但对其分解速率影响较小。考察了LTMAE萃取芦荟苷A的热力学过程。LTMAE萃取芦荟苷A过程的△H0和△S0分别为36.5 kJ·mol-1和132.2 J·mol-1。实验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4.开展了低温微波辅助萃取虾中虾青素的研究。建立了虾中虾青素的LTMAE/HPLC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固液比、微波功率、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真空度对虾青素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时间和萃取溶剂对萃取效果影响较大。虾壳、虾肉和虾头中虾青素的含量分别为18.2±0.6、9.1±0.3、3.4±0.1μg·g-1。研究了萃取温度对虾青素萃取速率和分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温度既影响虾青素的萃取速率,也对其分解速率有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氮化硼作为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四种变形体:即六方氮化硼(h-BN),菱方氮化硼(r-BN),立方氮化硼(c-BN),纤锌矿氮化硼(w-BN)。其中具有类似石墨烯结构的六方氮化硼近几年由于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高热导率以及良好的绝缘性能而受到人们日益增长的研究兴趣。正是因为这些优良的性质,所以六方氮化硼会给层层自组装复合薄膜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亮点。同时复合材料的自修复能力与弹性模量似乎是相互矛盾的
锂离子电池是功能材料和电化学学科在能量存储领域研发成功的应用例子之一。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功率和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改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具有节能、稳定、长寿命、无污染等很多优异的性能,被公认为是21世纪最有价值的新光源,在很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目前商用WLED大多是用YAG:Ce~(3+)荧光粉涂覆在蓝色LED芯片表面,由蓝光激发荧光粉发出黄光,经混合得到白光。因此YAG:Ce~(3+)荧光粉的性能直接影响到WLED的性能。本文综述了YAG:Ce~(3+)荧光粉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制备YAG:Ce~(3
壳聚糖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天然高分子,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无害,它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比如生物医药和农业等。但其结晶性高,溶解性差,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壳聚
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大多采用有机非质子溶剂作增塑剂,它易挥发,易漏液,不仅会降低电池的容量,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了提高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近几年来离子液体作增塑剂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然而这类电解质的电导率大多只能达到10~(-4)S·cm~(-1),还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10~(-3)S·cm~(-1))。因此,既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又能满足高电导率要求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有
钯基纳米材料因对醇类氧化反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而得到广泛研究。本论文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多种钯基复合材料,包括钯纳米粒子/石墨烯、铁钯合金/石墨烯及含钯多金属氧酸盐/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拉曼光谱技术对所有复合材料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分析。此外,还通过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测试考察复合材料对有机小分子的电催化氧化性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电化学方
学位
搅拌棒吸附萃取(Stir 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是基于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它继承了SPME具有的优点,同时比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