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获得空前活力,贸易实力极大增强,中国产品在国外被反倾销也日益增多。特别是近十几年来,中国产品成为欧盟反倾销的首要目标,涉及机械、电子、五矿、化工、轻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的400多种商品。其中许多中国的拳头产品在反倾销后,被完全逐出进口国市场。在各国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总数量上,欧盟已居首位,占近四分之一。 反倾销严重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挫伤了国外企业对中国投资的积极性,使得中国新兴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损害。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其原因固然有中国出口企业增多、产品价格低等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欧盟对中国企业长期实施的歧视性反倾销政策,导致中国企业在反倾销中得不到公平待遇,也使得欧盟的企业更易于运用反倾销的大棒来打击中国企业,把中国产品排挤出欧盟市场。 本文基于1979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欧盟反倾销应诉的案例,研究了欧盟对中国一些企业实行反倾销的原因和现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途径。 本文正文由三章组成: 第一章介绍了中欧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中欧建交以来,中欧贸易额逐年剧增,双方在经贸合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但贸易中的欧盟对华反倾销问题也日益严重,这对中国企业和欧盟进口商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二章通过轻烧镁案和黄磷案两个典型案例,分析了欧盟将中国出口商品裁定为反倾销的立案、调查和裁决过程,以及欧盟对华反倾销政策中的歧视性内容,并探讨了欧盟对华商品提出反倾销的原因。 第三章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给中国商品及中国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中国政府、行业商会、出口企业及中国自己的反倾销立法四个方面探讨了面对来势汹汹的对华反倾销,中国各方面应当持有的立场和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