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年加大,筹资金额和报销水平都在提高,但是由于城乡医保参保对象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对大额医疗费用的时候,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之后还需承受高额的自理自费部分,加重了整个家庭的负担,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出现。因此,想要解决城乡居民的“就医难”问题,已经不能单纯依靠逐年增加医保缴费金额,提高报销比例这一途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出现就是为参保对象提供了另一层医疗保障,是解决城乡居民“就医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稳定可持续的医保政策才能给参保对象安全感,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运行模式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在L市运行的3年多以来,多种问题逐渐显露,对政策的可持续运行造成威胁。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具体分析了L市政府在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可持续运行中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府监管环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主要得出以下几个观点:(1)L市政府制定的大病保险政策还不够完善,在政策制定时对商业保险公司的风险缺少分担机制,使得商业保险公司的运行风险只能自己承担,削弱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对大病保险运行机制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在城乡医保基金压力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通过从城乡医保基金中划拨的筹资方式并非一种稳定可持续的方式,难以持续维持大病保险的可持续运行,需要在原有的筹资路径基础上拓宽其他筹资渠道;报销的起付标准使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定,所有参保人员使用统一的起付标准,但是2万的起付标准对于困难群体来说已经超过家庭承受范围,所以起付标准的设定需要更细化,对困难群体降低起付标准。(2)政府部门监管不力造成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再加上政府对于参保对象的就医行为缺少正确的指导造成参保对象的盲目就医,削弱了大病保险的保障效果,政府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加大对参保对象的医疗行为的引导来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为参保对象的就医、医疗保险的运行营造一个健康环境,在源头上保障大病保险的可持续运行。(3)目前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结算方式尤其是大病保险特殊药品的报销方式还比较繁琐,报销周期长,社保部门与民政等其他救助机构之间也未达成信息共享,不利于参保对象的“即时补偿”,政府部门需要促进信息共享、升级结算平台,实现“一站式”结算,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参保对象提供可持续的优质服务。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紧密联系实际,运用实例阐述现象、得出结论,本文选择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对象——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各个环节,详细分析存在的问题,根据L市的实际情况提出实用性强的解决办法,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可持续运行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