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扩张不断侵占着河流及其周边的区域,大量的灰色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人口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河流渠化,周边的河漫滩、湿地、草坡被破坏,城市洪涝灾害严重。城市河流丧失了生态功能,河流不再是水生动物的栖息地,也不再是人们游憩的场所。近年来,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转变,对环境生态价值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我国城市河流的设计受传统水利设计观念影响,一直是以水利防洪优先,往往忽略了河流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和人文价值。风景园林作为以解决人与土地矛盾为核心的专业,通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相关理念为原则,结合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作为解决矛盾的技术手段,是可以在河流近自然化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本文首先对城市内河近自然化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发现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河流健康评价、生态技术措施以及河流近自然化的设计方法等方面,对于针对河流近自然化的分类研究还较少,而分类研究可以整合目前各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将城市河流近自然化的问题进行分类研究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次,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经典的城市内河近自然化案例,对其设计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城市内河近自然化的设计策略,然后将上文总结的设计策略及技术手段与福建省仙游县木兰溪紫泽段的河漫滩现状问题相结合来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案例研究的场地为福建省仙游县木兰溪紫泽段的河漫滩,设计以多尺度分析方法为手段,首先从整个流域尺度出发,分析木兰溪流域的水质污染、水土流失、洪水等问题,从而找到紫泽区段河道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考量其在整个木兰溪流域中的作用,以河道空间尺度来分析紫泽段河漫滩内的植被、内外空间、地形等方面得到关键问题所引发的后果及原因,最后再以特征河道尺度来分析河流的自动力、驳岸以及潜在栖息地的选址,从而将生态工法更具针对性的运用到河漫滩近自然规划设计中,营造能与河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相适应游憩空间,完善滨河绿道,加强周边城区与河流之间的联系,满足人们的活动需求,从而复兴被破坏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