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国家信用所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之下,长期来人们普遍将目光投放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风险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金融体制也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从量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在我国快速建立发展,然而从质的角度出发,在如此环境之下,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其中,尤其以经营者管理方法不善、不良资产数目膨胀、资产种类趋于单一化和融资渠道的单一化为主。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风险和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考验。目前,政府虽然通过宏观调控并与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措施来解决金融问题,共同面临金融风险并努力化解,可对于当今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方面而言,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仍然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于外部环境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在经营方面,有需提高外部环境;于内控机制而言,商业银行对此也需要健全其发展体系。立足于制高点,国家对于商业银行进行整改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培育出具有切实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尽管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所存在的负债结构的不合理性、资本充足率的低下以及不良资产数量繁多的问题不可忽略,可是我国实施的强有力的信用担保使商业银行至今并未出现实际的流动性风险。然而随着我国信用的逐步退出,经济局势的不断发展,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也会变得愈来愈重要。从研究逻辑出发,本文的所有分析内容均遵从由理论到现实、由外部到内部、由问题到对策。通过对于当前的事实进行客观全面的阐述,从而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潜在因素进行整合归纳,并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所存在的种种问题,结合六月份我国“钱荒”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能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投入更多的目光。以此,来阐明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缘由和意义,并提供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本文的导论部分首先会阐述选择此课题的含义背景和现实意义,之后会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问题作出相关的说明。然后本文会以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作为切入点,明确流动性风险的内涵以及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量化实施工具。在第三章中,本文会以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理论为基本,进行研讨分析,并以我国2013年6月末“钱荒”事件为例,深层次挖掘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不同特征以及产生的因素。在第四部分中,本文会先从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所应对的不同金融环境下的危机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在第五部分中,会对于本文进行全面的规整。全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从风险管理的内在意义到管理方法的分析、与自身以及各国进行对比,从而筛选出可实施的经验措施,不断提高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