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幼鱼[(36.30±0.03)g]为研究对象,探究饲料中不同比值的n-3/n-6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体组成、转录组表达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比值n-3/n-6 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生长、体组成及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配制了6种不同比值n-3/n-6 HUFA(D1:14.28,D2:9.26,D3:5.66,D4:3.06,D5:2.02,D6:1.50)的实验饲料,在网箱中投喂初始体重为(36.30±0.03)g的许氏平鲉幼鱼65d。结果表明:1)饲料n-3/n-6 HUFA比值对许氏平鲉幼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n-3/n-6 HUFA减小,增重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相反趋势,D2和D3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各组(P<0.05)。2)全鱼和肌肉中的粗脂肪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分别在D2、D3组有最大值(P<0.05)。肝脏粗脂肪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D2组显著小于其它各组(P<0.05)。3)鱼体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关系密切。各组织脂肪酸组成受饲料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腹脂、肌肉、全鱼、肝脏,且各组织C20:5n-3与饲料C20:4n-6均呈显著负相关。本实验中,饲料适宜比值(5.66-9.26)的n-3/n-6 HUFA显著增强许氏平鲉幼鱼的生长,改变体成分及各组织脂肪酸组成,以增重率和饲料系数作评价指标,经一元二次回归分析得许氏平鲉幼鱼饲料中n-3/n-6 HUFA的适宜比例分别是8.93和8.70。为探究饲料中不同比值n-3/n-6 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转录组表达的影响,取实验1中三组(14.28,5.66,1.50)肝脏分子样进行转录组分析。测序共组装unigene65146条,平均长度1064.05 bp。通过比对六大数据库共注释unigene 27920条。各数据库注释量分别为:25815(Nr)、23132(Swiss Prot)、20603(Pfam)、12488(COG)、8377(GO)、18449(KEGG)。数据结果组装效果良好,后续转录组分析可得:1)两对比组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有500个,从中筛选出25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涉及到脂肪合成、脂肪分解、转录因子、载脂蛋白、转运蛋白、结合蛋白等类别。2)对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作GO富集分析获得富集条目100条,其中显著性条目20条。分别有生物学过程11条,细胞组分4条和分子功能5条。3)对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作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有211条通路,其中显著性差异富集通路17条,关于脂质代谢的有6条,分别为:PPAR信号通路、胆汁酸的生物合成、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激素的合成、类固醇生物合成。其中PPAR信号通路富集程度最高。本实验通过转录组分析揭示许氏平鲉幼鱼在不同比值n-3/n-6HUFA条件下的转录组差异并从中挖掘关键基因及调控途径,对于研究许氏平鲉脂肪代谢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饲料中不同比值n-3/n-6 HUFA对许氏平鲉幼鱼血清生化及脂肪代谢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n-3/n-6 HUFA减小,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总胆固醇(TCHO)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相反变化趋势,D2、D3组的ALB、HDL-C和TCHO显著高于各组(P<0.05)。TG和LDL-C均在D3组达到最小值,D6组显著大于各组(P<0.05)。2)随着n-3/n-6 HUFA的减小,肝脏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受到显著影响。脂肪酸合成酶(FAS)和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在D3组有最小值。苹果酸酶(ME)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基因相对表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在D6组有最小值。4个脂肪氧化基因相对表达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D2组有最大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中D2组显著高于各组(P<0.05),D6组显著低于各组(P<0.05);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中D2-D4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D1和D6组(P<0.05)。综上,随着n-3/n-6 HUFA变化,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在变化,鱼体肝脏的稳态是两个代谢途径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