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指由于肿瘤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如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是癌症患者最常报道的症状,常常导致病情加重,使治疗终止。许多研究表明,在癌症患者中癌因性疲乏发生率超过60%,是伴随癌症和癌症治疗最令人痛苦的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娱乐、家务和家庭生活,十分显著地影响了患者的康复、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目前,我国对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自我缓解疲乏方式的研究鲜有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认中国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了解化疗过程中癌因性疲乏的程度及变化模式。发现乳腺癌化疗患者自我缓解疲乏的方式及缓解方式的有效性。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进一步了解癌因性疲乏提供基础资料,为临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及结果:本研究为非实验性、描述性研究。研究对象为安徽省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安徽省肿瘤康复医院妇瘤科、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乳腺癌住院患者。采取便利取样的方法选择样本110名,选择前三个化疗周期中化疗前1~2天,化疗后5~7天,化疗后15天三个时间段测量癌因性疲乏,同时在化疗后15天测量疲乏自我缓解方式。研究对象的癌因性疲乏和自我缓解方式分别使用修改的Piper疲乏评估量表和Graydon的疲乏缓解评估量表进行测量。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前,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呈轻度,化疗中和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属于中等程度,化疗前、中、后的疲乏程度有显著性差异(F=45.19,P<0.01)。化疗中、后的疲乏程度显著高于化疗前。化疗后5~7天疲乏最重,癌因性疲乏的总体变化模式接近于“山峰和山谷”型的特点。化疗过程中,各维度疲乏程度明显增加,均表现为中度疲乏。感知维度和情感维度疲乏得分较高,分别为(5.91±2.56)、(5.33±2.11)。化疗结束后各个维度疲乏程度均有所下降,除行为维度表现为轻度疲乏外,其余三个维度仍然呈现中等程度疲乏,其中感知维度疲乏仍属最严重的。对于影响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化疗前包括疗程、化疗方案、医疗方式。化疗中仅受到化疗方案、医疗方式的影响。疲乏缓解量表中所包含的自我缓解疲乏的方式几乎都被患者尝试过,患者认为最有效的缓解方式依次为睡眠、躺下休息、小睡片刻。患者认为效果最差的三种方式依次为是听音乐、社会活动、做运动。结论:在中国接受乳腺癌化疗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绝大多数经历了中等程度的疲乏,其中对感知维度的疲乏影响最大。患者认为最有效的缓解方式为睡眠、躺下休息、小睡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