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l200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水特征曲线作为非饱和土力学中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在岩土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现有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多数都以减湿曲线为主,而绝大部分土体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经历过多次干湿循环的,所以本文主要着手干湿循环曲线,研究不同土类的滞回曲线以及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用孔隙尺寸分布预测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具体工作及结论如下:  1.不同土类由于其颗粒组成不同,导致其土体内部的孔隙尺寸分布及孔隙结构有明显差异,进而其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特性也有较大差异。颗粒越粗、粘粒含量越低的土类,其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特性越明显,反之亦然。  2.用“滞回度”这一个量来对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的定量评价。研究显示,不同土类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有明显差异;对于同一种土类,土的干密度越大或者作用在土体上的应力越大,其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就相对越弱;原状土的先天结构性对其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起削弱的作用;对于重塑土而言,干湿循环次数对其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对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逐渐减弱,直至最终趋于稳定;某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随着土体孔隙比的减小而减弱,因此,土体的孔隙尺寸分布及孔隙结构对其土水特征曲线滞回特性有很大影响。  3.提出用土体的孔隙尺寸分布预测其土水特征曲线的方法,给出理论方程及相应的假定,并对方法的可行性及适用性进行验证。用该方法预测的土水特征曲线反映出了土水特征曲线的基本特征,并且预测曲线还能反映应力对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另外,考虑不同接触角的预测曲线能够反映土水特征曲线的滞回特性。
其他文献
当前对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和现行规范,基本都集中在双排配筋剪力墙方面,这也是因为当前剪力墙主要应用的地方是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本文研究了一种应用在新型复合多层
  大数据具有催生社会变革的能量,各行各业都受其影响,博物馆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博物馆最主要的大数据有三个方面,一是藏品数据,二是陈列数据,三是观众数据,对博物馆数据进行科学
基坑围护设计中,常采用等长桩的设计方法解决基坑的稳定性问题,桩长基本以满足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来控制。由于基坑底面以下的弯矩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按等长桩形式进行布桩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基础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传统的混凝土损伤以构件整体为研究,而并非选择局部参量,这无疑在损伤检测中造成诸多问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损伤与阻尼均是有能量耗散的特征,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内在关联,探索与揭示损伤与阻尼的演化规律,对于材料性质的深入研究无疑是有十分重大的科学价值。本文通过引入混凝土局部损伤参量,以混凝土材料为对象,通过逐级动力加载试验,模拟实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