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1的创作特点及演奏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nyang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7.-1827.3.26.)是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本论文研究课题涉及贝多芬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之一:钢琴奏鸣曲,其可供发掘的内容极为丰富,作为演奏者,必须尽可能提高包括曲式、和声、哲学思想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运用能力,以此作为提高演奏水平、丰富演奏手段的理论支撑。本论文研究方法及目的:采用从作品结构安排、调性选择、和声特点、音乐表现手法、哲学思想性以及作曲家创作期间精神层面的体会、感受等多方面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演奏实践,借此加深对晚期奏鸣曲的理解,提高演奏水平,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最终,希望通过对贝多芬晚期钢琴作品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充分的体会、洞察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和其中蕴含之深刻思想性。本文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的晚期代表作之第32奏鸣曲OP.111这一带有总结性象征意义的作品为主要论述内容。论文分为两个部分:首先,介绍、分析贝多芬全部奏鸣曲各个时期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特点;之后,通过对OP.111的曲式结构特点、调性选择、和声运用、音乐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演奏、教学分析,结合对贝多芬的音乐风格特点及哲学思想性发展的研究及个人的理解、体会,力求解决一些相关的演奏技法问题和准确的发掘、表现该作品的思想内涵。
其他文献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e Jung,1875-1961)是著名的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他不仅在自己的一生中坚持实践自己的理论,还深入研究东方的哲学思想,
从木霉污染的食用菌菌筒和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了49株木霉菌株。采用形态学方法以及ITS/5.8S测序分析,对这些木霉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中国福建、浙江等省食用菌栽培相关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时代为广大青少年学生的
近年来,由于日趋复杂的社会原因,家庭——这一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的细胞的不稳定性因素也不断增加,家庭破裂呈不断上升趋势。随着离异家庭的不断增加,离异家庭子女队伍也在不断
网络购物信任的研究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研究从传统信任定义和维度出发,实证考察大
素质教育是一项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改革,它大大地激发了人们思考开发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热情。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作为中学综合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
《牡丹亭》,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创作的最著名的传奇,以其文字之优美绚丽,声腔之动人心弦,至情之超越生死,为昆曲史上的一朵奇葩。《牡丹亭》剧本为中国古典戏曲文学的传世之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当前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本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围绕转变政符职能,
随着《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一轮的中学物理课程改正逐步深入进行,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求也必须相应地随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出调整。由于物理学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