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理念,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任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任务驱动法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信息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调研中发现,教师虽然采用了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也按照任务驱动法的环节进行,但是其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突出改善,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本研究对任务驱动法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和课堂观察及已有调查结果分析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将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时,存在教学情境创设偏向模式化、教学评价缺乏形成性和发展性、任务设计缺乏开放性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实施模型和评价量规表,并结合该模型和量规表提出了优化情境创设、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合理设计教学任务等策略和建议,希望能给初中信息技术老师提供参考,切实解决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善任务驱动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