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是实体性的非营利组织,直接向社会提供体育服务。无论是在吸纳就业、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全民健身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上,社会组织也获得了长足地发展,同时,由于人口众多,生活水平和健身意识也较强,可以说有着巨大的公共体育需求,为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政府部门重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的时间都不长,目前实践中也并无针对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所开展的评估。但是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引导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同时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可以帮助组织自身去诊断问题、设计发展方案、推动组织发展。因此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自身都对评估有着一定的需求。目前北京市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可以归结为三个特点:发展势头较为迅猛;三个层级体系中,区(县)级占绝对主体;类型较为单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目前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构建出北京市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包括基本条件、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业务活动、社会影响4个一级指标;组织宗旨、非营利性、组织规模、基础设施、组织制度建设、人力资源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业务、重大活动、公益活动、内部成员认同、政府评价、社会公信度13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略)。运用专家问卷调查法收集专家的主观意见,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得出结果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在评估体系中占权重最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排序为组织管理与能力建设(0.3517)、业务活动(0.2783)、基本条件(0.1933)、社会影响(0.1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