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信号处理机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设计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k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孔径雷达由于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成像的特点和远距离成像以及高分辨率成像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军事领域和民用领域。随着SAR成像算法的不断深入研究发展,对SAR成像实时信号处理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作为处理机重要组成部分的存储系统也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本文旨在根据具体的SAR成像实时信号处理机项目指标和要求,设计实现处理机的存储系统,包括硬件电路的设计,PCB的设计,FPGA读写控制逻辑以及坏块处理及更新的设计。文中详细的叙述了上述设计的总体思路,存储组织架构,操作流程和设计细节,并且详细说明了设计完成的存储系统的板卡调试验证。最终实现了对雷达回波信号的高速大容量存储,经过分析可实现3U单板1TB的存储容量和1GB/s的存储速度。同时,本文还对ECC校验算法进行了研究,设计实现了基于BCH编解码的8位ECC校验算法。在简要介绍了BCH编解码算法的同时详细叙述了其在FPGA中的实现,并在成功实现功能仿真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板卡调试验证,实现了项目所用MLC型NAND FLASH读写操作的0误码率,保证了雷达回波信号存储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其他文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应用,波分复用技术已趋于成熟,而且越来越成为现代通信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传输技术。WDM光疏导网络是具有业务疏导能力的光网络。在动态的光疏导网络中,业务随机
本文基于两个科研项目——定位与指挥系统和ZigBee无线传感网络系统——对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基于ARM7处理器和μC/OS-II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多接入网络传输
通过空间数据挖掘得到的空间信息资源是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但空间数据挖掘不确定性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挖掘的
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是合成孔径雷达(SAR)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巨大的军事价值与民用价值,目前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大力研究运动目标检测与成像技术,努力寻求高效、实用的新方法、新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日益普及,音频等多媒体信息的交流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音频数据的交换和传输变成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然而,网络信息的全透明性和易操作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医学成像技术,旨在全面解决医学图像的获取、显示、存储、传递和管理等问题,其最终的设想是完全由数字图像来代替胶片。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医用便携式X光机中的转换放大单元是双近贴式X射线像增强器,输出屏较大,可以在屏上直接观察X射线穿过受检体后的成像情况。如果在输出屏后加一个成像镜头,将输出屏和CCD相机连接起来,也可以记录图像;但这种结构的系统尺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