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以文人创作为主体,文人诗又以五言为主流形式。因此,文人五言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古代文人五言诗最早大批涌现和成熟皆在汉代末年,出现了像《古诗十九首》这样“文温以丽”、“浑然天成”的具有高超艺术水平的五言组诗。同时《古诗十九首》也成为汉代末期文人五言诗的最高典范。素有“风余”、“诗母”、“千古五言之祖”的评价。诗歌从其诞生就承担起言志与抒情等不同的任务,从四言到五言,诗歌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俗到雅,五言诗经过几百年复杂的演化过程,独具特色的文人五言诗最终在汉代末期形成,这对诗歌在唐代的繁荣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文运用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汉代五言诗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阐释,从五言诗的精神内涵来解读文人五言诗对诗歌风骨的因袭与传承,并探讨文人五言诗的时代精神与审美意趣对诗歌精神内涵的建构。关于汉代五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过程,本文将相关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采取逯钦立先生和钟嵘《诗品》中的学术观点,对五言诗的标准问题进行最后的界定。对五言诗的发展轨迹进行探讨时,先梳理后总结,阐释各家说法的可取之处与其历史局限。再从五言诗由民俗化发展到雅致化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阐述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方面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方面是实际叙事到抽象情感的展现,另一方面是文人质素与普遍情感的结合。同时在汉代末期《古诗十九首》艺术品格已经成熟并日渐稳定,本文从意象的自觉运用、结构和意境的自觉构设以及创作的自由状态等角度对其艺术特点进行分析。在汉末文人五言诗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方面,分析体式和音律的发展对后世诗歌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汉末文人五言诗的节奏、用韵、对仗等方面,同时从个体性情感的吟咏和抒情作为主流的角度对诗歌精神的影响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汉代末期文人五言诗问题涉及到五言诗产生、发展、成熟及艺术品格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本文关于五言诗上述问题的探讨,尽可能把前人的研究成果、相关理论与具体作品相结合。力求从总体上揭示这一问题所产生的文化意蕴和对后世诗歌体式产生的影响。限于文本研究的内容、范围,不可能揭示这一问题所涵盖的全部内容,但从中依然可以透视出文人诗歌在汉代五言诗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从中感受汉代末期社会思想的变迁和人们对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