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散文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洵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推动者。长期以来,由于苏氏三父子中苏轼的成就和名气盖过苏洵,因此,对苏洵的研究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尤其对苏洵散文的全面考察尚属不足。而且,对苏洵的评价也不够全面。有人说他是杂学,有人说他是纵横学,还有人说他是以法家思想为主干,迄今为止,几乎莫衷一是。本文试对苏洵散文展开比较全面的考察,在具体分析苏洵散文表现特点的基础上,进而探究苏洵的思想个性、所处背景与其散文风格的联系,这对于深入研究三苏,乃至深入研究宋代散文,都是很有价值的。 本文第一部分分析苏洵散文的艺术风格,从政治思想、创作观点、议论方。式和布局谋篇等各方面对苏洵散文进行综合性的考察,着重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审视苏洵的散文。不但研究苏洵各种类型的散文,同时通过散文,分析他的内心世界。在全面归纳和梳理苏洵散文的基础上,总结出苏洵散文的特色是犀利与委婉的统一、雄刚与温淳的统一、精深与简切的统一、工整与变化的统一和凝练与生动的统一。这五个方面的统一,使苏洵的散文达到一种对立的平衡美,使文章充满魅力。 本文第二部分从苏洵散文出发,揭示苏洵的思想特性,指出其艺术风格是他思想风格的体现,认为苏洵的思想主体是儒家思想。苏洵坚持儒家仁义为本的基本原则,崇敬孔子,认为“孔子之圣见于行事”。但他不是正统的儒家,他“参乎权”,以儒家仁义学说为本,融合佛、道、法及其它各家的精华,自成体系,成为苏学,他也是后来蜀学的奠基人。 本文第三部分接着分析苏洵散文风格形成的背景,探求形成其独特散文风格的多种原因。苏洵所处北宋文道和谐的政治环境、三教合一的思想环境以及他荣耀与放达的家族史、豪迈与坎坷的个人史对他的散文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其散文对立平衡的独特之美。 本文最后认为,苏洵是一位思想家,他忧国忧民、力求改革,他具有政治家的素质,但他的政治抱负终未实现,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的遗憾。苏洵作为一位文学家,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散文大师。他不但推动了北宋古文运动的发展,而且,他的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成为了我国宝贵的文学遗产。特别是他培养了一代文豪苏轼和苏辙,为我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他文献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m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GIL)是架空输电方式在地理或环境条件受限情况下的重要补充,在特高压工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为研究重力式基础海上风电机组接地特性,应用CDEGS仿真软件对重力式基础潮间带海上风电机组接地装置的工频特性参数和冲击特性参数进行了系统计算,讨论了海水深度、粘土层土壤
本文以陆贵山的文艺理论思想作为研究对象、理论为着眼点,通过对其不同时代文艺理论思想变化的分析,总结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渐次取得的理论成果。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