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两种波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s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疏密波和连续波分别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通过数据分析探讨这两种波形治疗此病的疗效差异,进而优化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电针波形的使用。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均针刺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双侧)、水道(双侧)共七个穴位,疏密波组给予疏密波,连续波组给予连续波,单纯针刺组仅给予单纯针刺。每组留针30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次后休息1日,1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三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即盆底肌训练疗法(PFMT),每日3次。在临床试验过程中采用ICI-Q-SF量表评分(即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1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72h排尿日记卡(漏尿次数)作为观察指标,对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个疗程)、治疗4周后(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前,对三组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病情临床分度、ICI-Q-SF量表评分、1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72h排尿日记卡(漏尿次数)进行统计学比较与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ICI-Q-SF量表评分(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的ICI-Q-SF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ICI-Q-SF评分: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3.漏尿量(1h尿垫试验)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漏尿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漏尿量: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4.漏尿次数(72h排尿日记卡)统计: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漏尿次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漏尿次数:疏密波组<连续波组<单纯针刺组。5.治疗结束后,疏密波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3.0%,连续波组的总体有效率为87.0%,单纯针刺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疏密波、连续波与单纯针刺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2.疏密波在改善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ICI-Q-SF评分、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方面均优于连续波;3.疏密波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优于连续波。
其他文献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疾病,表现为盆腔粘连的持续改变、疼痛以及不孕。据报道,不孕症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50%,且患有不孕症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的6-8倍。本次研究对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采用腹腔镜联合补肾通脉饮治疗,以期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提供更广阔的临床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
目的:本研究是以黑龙江省名中医—刘松江教授多年临床经验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将刘教授多年来积累的相对完整且符合纳入要求的病案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刘教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经验,整理、提炼并总结刘教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的用药规律、学术思想与治疗体系,为提高大肠癌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给予数据参考。方法:本研究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将刘松江教授2010年1月-2020年12月治
目的:通过对历代“结”病机的文献辨析,梳理构建“结”病机的概念及内涵。包括,结在中医学的概念,结病机的概念,结病机的特点,结病机的分类,从而构建完整的“结”病机理论,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思路。方法:本文通过文献信息学的方法,全面搜集,历代医家关于“结”病机的资料,进行历史溯源,文献辨析。把握“结”病机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提炼“结”病机的概念及内涵,进行“结”的病机理论重构。内容:1.简要
目的:通过研究相关古籍文献,梳理出古人对于情志郁病认识发展的流经,在此基础上对前人的认识进行归纳,明确情志郁病的概念,探究情志郁病发生的病机,总结情志郁病的分类与传变规律。从而完善现代中医对于情志郁病病机的认识,为中医治疗情志郁病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为现代中医情志郁病基本理论框架的构建提供一定参考。方法:1.采用文献信息学方法,通过使用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资料,全面搜集并整理古代秦汉到明清关
目的和意义:本文通过搜集、查阅有关“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文献资料和书籍著作等,对它们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分析,探究、总结古代医家和现当代医家以卫气营血为纲辨治内伤杂病的状况,明确历史脉络下的继承与发展,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卫气营血辨证对于内伤杂病辨治的独特意义,以期在当今临床中更好地发挥其独特优势。方法:以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为核心文献,辨识、采集其中涉及卫气营血辨证辨治内伤杂病的内容,对其进行
目的:通过对袁晖戍教授门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医案的回顾性研究,探索袁晖戍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组方规律与临床经验,为规范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收集袁晖戍教授2016年10月-2019年3月年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接诊时,门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患者的初诊医案。对相关医案资料进行整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1例医案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临床信息采集系统。使用
目的和意义:在运用文献学方法对历代医家应用温法的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吴鞠通应用温法的学术思想,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组方配伍,为中医临床提供更细致的理论指导。方法:1.以中医典籍为基础,通过查阅历代医家应用温法理论的相关资料,系统梳理温法理论的历史源流。2.以《温病条辨》为核心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归纳,总结吴鞠通在应用温法方面的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内容:系统梳理温法理论及其应用的历史沿革;以药
目的:观察并探讨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运动功能和缺血区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善情况、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缝隙连接通讯的调节作用,为针康法的临床应用及脑缺血的治疗靶点提供实验理论支持。方法:采用120只雄性SPF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针康组,再将每组按3d、7d等分为2个亚组(n=12)。后四组通过改良的血管内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目的:了解针刺治疗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评估应用针刺疗法治疗本病的疗效与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方案及指南的制定提供可信的证据,为针刺能够作为治疗吞咽障碍的有效方法被广泛认可提供助力。方法:1.文献检索与筛选: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Pub Med、Science Direct、Cochrane Library。时间设定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检索得到所有有关针刺治疗吞咽障碍的
目的:通过观察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对兔坐骨神经钳夹伤后行为学、形态学以及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节段DCC和Robo2的表达情况,探究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促进轴突再生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18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2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3组(神经松动术组、夹脊电针组和夹脊电针结合神经松动术组,简称结合组),每组36只。再按术后治疗时间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