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1世纪的“读图时代”在我们居住的城市中兴起,“图”即影像已经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情况下,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渗透入生活的各个层面之中。而作为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影像都通过摄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摄影在发展历程中,即纪录客观又表达心灵这样优秀的摄影作品我们极少能看到,解决这一问的根本要从摄影教育上着手。目前,中国摄影教育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摄影教材,理论的缺失成为中国摄影的软肋。陕西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开设摄影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一批在摄影界有影响力的摄影人纷纷投入到摄影教育行列之中,他们目前代表了陕西摄影和陕西摄影教育的最高水平,也成为中国摄影教育的一大亮点。本篇论文以陈宝生、胡武功、柏雨果、李泛、张辉为例,分别从他们摄影创作经历和摄影作品进行分析研究,然后从他们所在高校摄影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深刻的了解到,首先他们的影像风格和教育方法不同,在摄影的创作和教学中有一整套属于各自的摄影美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其次所在高校摄影专业的定位也有所不同,摄影专业办学也各具特色,构成了独具特色的陕西教育生态。研究分析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能从差异性的摄影教学模式中给当下陕西摄影教育发展更多借鉴,从而在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共同提升我省摄影教育水平。当下陕西的摄影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和专业培养方向上各有所侧重,为学生选择多元摄影教育环境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平台。然而也共同存在着“如何培养出独立思考的实用型摄影人才”,这是整个摄影专业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教学某一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笔者主要针对陕西摄影教育存在的共同问题,并从以下两方面提出相应建议:首先从1、关注审美、扎根生活,2、面向社会、对接市场,3、夯实基础、拓宽视野,改进摄影教学理念作为理论指导;其次从1、多元化手段,2、针对性教学,3、综合性检验,改进摄影教学方法作为实践基础。本篇论文为陕西摄影教育水平整体提高做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