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活性相关蛋白及miR-146a、miR-30e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中的意义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bn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穿孔素蛋白(perforin)是细胞毒性淋巴细胞发挥靶细胞杀伤作用中的重要蛋白,Perforin基因也是原发性HLH发病机制中最主要的突变基因之一。本研究探讨perforin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econdary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sHLH)患者外周血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例初诊sHLH患者外周血标本,以1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并且有6例患者在临床缓解后采取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各类细胞毒性淋巴细胞perforin分子的表达水平,并检测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收集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中perfo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初诊sHLH组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6),而CD8+T细胞比例、CD56+T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初诊sHLH患者组的perforin分子在CD56+T细胞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5),而perforin分子在CD8+T细胞、NK细胞的阳性表达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临床缓解sHLH患者组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初诊sHLH组(P=0.023),而NK细胞比例、CD56+T细胞比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临床缓解sHLH患者组与初诊sHLH组perforin分子在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阳性表达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初诊sHLH患者CD56+T细胞比例与HB呈正相关(r=0.464,P=0.045),与Age成负相关(r=-0.456,P=0.049);NK细胞比例与FIB成正相关(r=0.531,P=0.023)。(6)初诊sHLH患者perforin蛋白在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sCD25成正相关(r=0.498,P=0.035);perforin蛋白在CD56+T细胞的表达水平与ALT成负相关(r=-0.516,P=0.028)。结论初诊sHLH患者NK细胞比例明显降低,而perforin蛋白在CD56+T细胞的阳性表达率则显著升高。在治疗达临床缓解后,临床缓解sHLH患者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初诊时。因此,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比例及perforin蛋白在各类型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表达的检测,在sHLH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提示sHLH发病过程中存在NK细胞比例的下降及CD56+T细胞perforin蛋白表达的增强,并且可能与sHLH发病机制中NK细胞活性缺失、免疫过度活化有关。而完全缓解后CD8+T细胞比例下降可能是患者获得临床疗效的机制之一。动态检测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比例及perforin蛋白表达情况有助于判断sHLH病情的变化。目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类因各种因素导致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活化,细胞因子形成级联风暴从而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的疾病。多细胞因子风暴的产生是HLH至关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目前发现的HLH发病机制中突变的基因中,大部分都涉及细胞毒性颗粒释放的过程。颗粒酶B(Granzyme B)是细胞毒颗粒的重要组成成分。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因子微球列阵(Cytometric Bead Array,CBA)flex set技术检测sHLH患者血清中Granzyme B表达水平,同时检测sHLH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并探讨sHLH患者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在sHLH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44例初诊sHLH患者外周血清标本,以15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以CBA flex set技术检测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并同时检测血清IFN-γ、IL-1 β、IL-10、MIG、IP-10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并将血清Granzyme B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探讨血清Granzyme B的表达水平在sHLH患者中的预后价值。结果(1)初诊sHLH患者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淋巴瘤相关HLH组(LHLH)血清的Granzyme B的表达水平较非淋巴瘤相关HLH组(Non-LHLH)显著升高(P=0.043)。(3)初诊sHLH患者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与IFN-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64,P<0.001),与IL-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9,P<0.001),与MIG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57,P<0.001),与IP-10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14,P<0.001),而与IL-1β表达水平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4)初诊sHLH患者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与 LDH 呈正相关(r=0.523,P<0.001),与 WBC 呈负相关(r=-0.327,P=0.037),而与 HB、PLT、SF、ALT、AST、ALB、sCD25、CRP、TG、FIB、ESR 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5)血清 Granzyme B 为 11.95pg/mL 为 cutoff值,分别分成Low Granzyme Bgroup(0pg/mL<Granzyme B≤11.95pg/mL)和High Granzyme B group(Granzyme B>11.95pg/mL),High Granzyme B group 中位生存时间为26.5(14~83.25)天,而Low Granzyme B group中位生存时间为107(20~176.25)天,High Granzyme B group 生存时间低于 Low Granzyme B group,但OS分析两组生存曲线未见明显差异(P=0.187)。结论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在sHLH患者明显升高,尤其在LHLH组高于Non-LHLH组,对于鉴别LHLH有重要作用。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其在sHLH发病机制中的细胞因子风暴形成有一定作用。血清Granzyme B表达水平可能能够提示sHLH预后,血清Granzyme B>11.95pg/mL的患者可能预后更差。目的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组CD8+T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增生并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的临床综合征。已有研究证实miR-146a广泛参与炎症反应性强度的调节,而miR-30e与NK细胞细胞毒活性的调节有关。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血清 miR-146a 和 miR-30e 在继发性 HLH(secondary HLH,sHLH)患者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血清miR-146a和miR-30e在sHLH患者表达水平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在sHLH鉴别中的意义和sHL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及其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比例及Perforin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35初诊sHLH患者外周血清标本,以1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以定量PCR检测血清miR-146a和miR-30e的表达水平,收集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并将血清miR-146a和miR-30e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探讨血清miR-146a和miR-30e在sHLH鉴别中的意义和sHLH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1)初诊sHLH患者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初诊sHLH患者血清中miR-30e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2)淋巴瘤相关HLH组(LHLH)、感染相关HLH组(IHLH)、自身免疫相关HLH组(AHLH)三组sHLH患者之间的血清miR-146a和miR-30e表达水平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miR-146a鉴别出sHLH患者和正常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1,标准误为0.037,其95%可信区间为(0.859,1),血清miR-146a可以有效地鉴别出sHLH患者和正常人;血清miR-30e鉴别出sHLH患者和正常人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标准误为0.042,其95%可信区间为(0.832,0.997),血清miR-30e可以有效地鉴别出sHLH患者和正常人。(4)初诊sHLH患者血清miR-146a和miR-30e表达水平与 Age、WBC、HB、PLT、SF、ALB、ALT、AST、LDH、FIB、TG、ESR、sCD25、CRP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未发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5)分别以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截点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血清miR-146a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OS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miR-30e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的OS无明显差异(P>0.05)。而以miR-30e与miR-146a表达水平比值中位数为截点,分为比值低组和比值高组。miR-30e/miR-146a比值低组sHLH患者OS显著长于比值高组(P=0.022)。(6)血清miR-146a低表达组的CD8+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血清miR-146a高表达组(P=0.016),血清miR-146a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734,P=0.007);而血清miR-30e低、高表达组之间的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miR-30e表达水平与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比例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7)血清miR-146a和miR-30e低、高表达组之间的Perforin蛋白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表达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miR-146a和miR-30e表达水平与Perforin蛋白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表达率未见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中miR-146a和miR-30e表达水平在sHLH患者显著降低,并且可以有效的鉴别出sHLH患者和正常人,表达水平越低的更有可能是sHLH患者。血清中miR-30e与miR-146a表达水平比值(miR-30e/miR-146a)能够提示sHLH患者预后,miR-30e/miR-146a比值低的sHLH患者预后可能较好。血清miR-146a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miR-146a低表达组的CD8+T细胞的比例显著低于血清和miR-146a高表达组,因此miR-146a可能参与sHLH发病机制中的CD8+T细胞的缺失。
其他文献
背景:肺癌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危害性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NSCL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绝大多数。其中,NSCLC病理组织类型又可主要分为LSCC(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鳞状细胞肺癌)和LAC(Lung Adenocarcinoma,肺腺癌)。近年来,尽管肺癌的诊疗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LAC的发病率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90年代以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出现了飞快的增长,其增长速度是同期所有恶性肿瘤中最快的。并且,该种快速增长是真实存在的,并非通常所认为的单单只是由于过度诊断而导致。目前,甲状腺癌已成为女性发病率第五位的恶性肿瘤。虽然甲状腺癌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为0.5/10万,但其仍有较高的复发率(12.1%-12.7%),且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因并发症或辅助治疗所造成的生活质量的下降
目的:研究不同的自噬水平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揭示5 α还原酶抑制剂(5-ARI)干扰雄激素受体(AR)信号通路对前列腺基质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探索自噬相关基因ATG9对前列腺基质细胞自噬水平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1、收集前列腺增生症(BPH)和正常前列腺移行带组织标本,以及BPH患者的临床数据,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和Beclin-1)、凋亡相关基因(cleaved c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是目前1岁以下婴儿非感染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为2-6/1000。遗传因素在VS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染色体畸变或单基因突变导致的综合征只占VSD病例的小部分,大多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材料是一类由无机金属离子和含氮或含氧的多齿有机配体在一定条件下自组装形成的具有一维、二维或三维空间结构的新型多孔材料。MOFs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高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量的配位不饱和金属活性位点以及可调的孔尺寸和表面性质等特点。这些独特的性能使得MOFs在诸多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如气体储存和分离、吸附、催化、传感和载药
微管切割蛋白(Microtubule-severing proteins,MTSPs)是一组微管结合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切割微管,在细胞分裂、胞质内物质运输、细胞迁移等与微管相关的细胞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MTSPs在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中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因此,我们检测了小鼠体外发育的卵母细胞中已知的七种微管切割蛋白表达量与定位。结果发现,与同家族其他蛋白相比,KL2是唯一在减数分裂
目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multiforme glioblastomas,GBMs)是一种原发于脑组织,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分子靶向治疗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手段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和特异性,是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表皮样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oid mutation growth factor recep
小胶质细胞是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定居的固有免疫细胞,占脑内胶质细胞总数的10-20%。小胶质细胞参与监测和调节神经元生存的内环境,并在CNS损伤、修复和发育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因子、自身死亡的细胞和外来入侵的病原体等,可以通过与小胶质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促使小胶质细胞活化,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合成并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和神经毒性物质,这些因子包
卵母细胞发育成熟过程中合成并储存大量蛋白质,叫做“母源蛋白”。母源蛋白中一部分在卵母细胞早期发育中起作用,另一部分则储存于生发泡期的卵母细胞中,在减数分裂恢复之后作用于减数分裂成熟、受精、早期胚胎发育。人们已发现多种母源蛋白的缺陷导致不孕、早期流产等生殖相关疾病,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因此发现卵母细胞中重要的母源蛋白并研究其作用和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可能为人类生殖缺陷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我们从已公开
第一部分: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目的:评估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2007年4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常规治疗无效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97例。根据一线常规治疗无效后、选择的二线继续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选择鼓室灌注甲强龙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将仍选择继续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