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克莱·刘易斯(Sinclair Lewis,1885—1951)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标志性的作家。其文学创作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顶峰,被评论家们誉为他所处时代多角度生活的观察者、评论者和优秀的讽刺家、批评家。以往评论界所关注的刘易斯的作品,大都是他在20年代发表的五部小说—《大街》(Main Street,1920),《巴比特》(Babbitt,1922),《阿罗斯密斯》(Arrowsmith,1925),《埃尔默·甘特利》(Elmer Gantry,1927)和《陶治沃斯》(Doadsworth,1929),着重分析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及讽刺艺术。而对于刘易斯为数不多的女性小说,除了令他声名鹊起的《大街》的研究外,关注很少。关于《大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小说中女主角的分析和小镇主题挖掘上。对于刘易斯同类女性作品如早期作品《职业》(The Job,1917)和后期作品《安·维格斯》(Ann Vickers,1933)的研究相对较少。20世纪初期,美国妇女已基本摆脱传统维多利亚女性的种种特征,以现代“新女性”的形象出现在美国历史舞台上。但是作为新女性,她们都面临着生存困境。因此,本文的重点集中在刘易斯的三部小说《职业》,《大街》和《安·维格斯》的三位女主角上,通过比较研究不同时期刘易斯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来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透过她们不同的结局来看作者对于新女性如何追求自我实现,寻找出路的看法。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导论中介绍辛克莱·刘易斯及其文学成就,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刘易斯作品研究的基础上,引入本文的观点,即刘易斯作品体现出的对“新女性”的关注,并介绍“新女性”在美国出现的历史背景;第一章分析刘易斯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及她们的生存困境;第二章主要讨论在传统因素以及选举权运动制约下的女性选择,揭示新女性摆脱困境、实现自我的努力;第三章探讨作者对于新女性寻找未来自我实现出路的看法,说明作者在塑造小说人物时受到其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结论部分概况刘易斯笔下新女性的特征,说明刘易斯对于新女性的未来出路持有矛盾态度。作者塑造尤纳·戈尔登和安·维格斯的成功女性形象体现出霍雷肖·阿尔杰传统对美国人的影响,他们普遍希望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目标。女性的出路在于依靠个人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个别女性的示范作用会激励整个美国社会女性追求自我实现。而对于那些没能获得个人成功的女性如卡萝尔来说,作者虽让其回归家庭,但又不让她们放弃自我追求的信仰。从刘易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20世纪初期新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她们为实现自我而做的努力。解决女性的生存困境需要后来者的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