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医家徐灵胎,其医学著作甚多,是一位著名的理论家和临床大家。本论文从三方面论述徐灵胎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分别是徐灵胎生平著作及其学术思想渊源的研究,徐灵胎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徐灵胎对后世医家的影响。第一部分主要探讨徐灵胎生平著作及学术思想渊源。徐氏学识广博而医术尤精,临床经验丰富,见解卓群,平生著述甚丰,多为评论阐发。探究徐灵胎崇古之渊源发现,徐氏不忍古来圣人相传之医道衰落,是其崇古、尊古的真正原因。第二部分研究徐灵胎对《伤寒论》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从徐氏类方研究、按病求方,对仲景方药及辨证论治等方面,并结合其医案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徐灵胎之《伤寒类方》主要采取“以方类证”的方式。探此法之渊源,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方证同条,比类相附”发其端,宋代朱肱承其绪,至清代柯琴著《伤寒来苏集》采取“以方类证,证从经分”,而徐灵胎则脱离六经,单纯“以方类证”,并明细归类,使仲景方义一目了然,且更便于临床使用。首先,从内容方面,徐氏将仲景113方详归12类,每类先定主方,同类诸方附后,分析主方之方证可见相因的治疗大法。其次,编次方面,采用类方相聚和方统条文的方法,并结合其临床经验对原文进行适当的修改。注释方法,徐氏依据条文的繁简,分条后注和夹注两种方法,并结合其临床实践,揭示仲景辨证论治之真谛。徐氏《伤寒类方》注重方证之研究,通过方剂演变规律,来揭示症候内部之间的联系。徐氏的创新理论认为仲景之书为救误之书,“误治之后,变证错杂,当随证立方”,本论文是以桂枝汤为例详加阐述。徐氏之《兰台轨范》,博采众长。于《伤寒论》方面,根据不同病症将仲景之方分别列入相应病症之下,即以病类方。本论文通过对厥方、痢方、腹痛方等病证的研究,发现这种归类方法扩大了仲景经方的临床使用范围。《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徐氏对仲景《伤寒论》方中药物,也有精辟的论述。辨证论治方面,徐氏重视脉证,强调四.诊合参;注重病、症、证的鉴别;临证时强调三因制宜、未病先防的理念;徐氏注重药物的煎服方法,认为其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徐氏之治疗方法也灵活多样,除汤剂外,还配合有丸、散、膏、针灸等方法综合治疗。最后,通过列举伤寒、暑、痰喘、产后等医案,探讨徐氏辨证特色及对经方的灵活运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徐灵胎对后世医学家的影响,其中包括对清代王旭高、民国时期左季云、当代名医刘渡舟.以及日本医家喜多村直宽,可见徐氏对后世医家影响之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