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为了改善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2006年12月20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在北京朝阳公园宣布“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并亲自为“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北京青少年集体长跑活动鸣枪,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课外体育作为体育课的有力补充,对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课外体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本文以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并从中抽取8所具有代表性的本科院校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开展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期望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帮助。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河南省大学生课外时间以专业学习为主要内容,占总体62.2% ,上网、去图书馆看书报杂志、体育锻炼分别占总体的52.3%、49.5%、32.4% ,当前大学生课外生活方式的典型特征是以学习为主多样化的课外生活方式。2.当前有65.8%的大学生喜欢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锻炼的形式主要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自由活动。3.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低,仅有21.2%的学生达到每周锻炼3次以上;在锻炼时间上71.2%的男生能达到30分钟以上,有27.1%的女生能达到30分钟以上,男女性别差异较大,锻炼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在锻炼的强度上,男生有73%的男生达到中等以上,有29.3%的女生达到中等以上,男女性别差异较大。4.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69.4%的大学生每学期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体育消费的结构比较单一,只注重体育实物产品的消费,而忽视了无形的体育产品的消费。5.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在校内场馆;锻炼的内容呈时尚化、多元化发展趋势。6.本文通过R型因子分析,确定了影响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5大主因子,按重要程度依次是:校园体育文化因素、余暇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体育价值观因素、体育政策法规因素。最后,本文针对河南省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