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索、梁为主的结构单元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高耸等建筑结构之中。拉索具有大柔度、小质量和小阻尼等特点,在各种激励作用下极易发生非线性振动且难以控制,而索—梁结构由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索、梁为主的结构单元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高耸等建筑结构之中。拉索具有大柔度、小质量和小阻尼等特点,在各种激励作用下极易发生非线性振动且难以控制,而索—梁结构由于索、梁两种结构单元存在的耦合振动更是容易导致建筑结构的局部失效并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详尽分析其动力特性将为今后的工程应用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索、梁单元的动力学特性,描述了拉索和梁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函数。通过建立索单元的非线性振动方程,考虑索的几何非线性,分析了索的动力学特性和支座运动对拉索振动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向前Euler格式的预测控制算法,研究了通过对拉索支座的轴向运动进行控制以减小风荷载作用下拉索的振动。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小风作用下拉索的大幅振动,且拉索的面内振动减振效果比面外振动减振效果更加显著。本文根据小垂度索和悬臂梁的振动特征,并考虑轴力对梁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影响,建立了梁单元受轴力影响下的索—梁结构简化振动模型和相应的运动微分方程组,采用Runge-Kutta法对实际工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在梁单元受轴力影响下索—梁结构的振动特性及初始轴力、阻尼、外界初始扰动对组合结构振动的影响。考虑到斜拉索在支座运动时会发生的强迫振动和参数振动,进一步贴近工程实践,本文建立了在支座运动下索—梁结构的两种简化振动模型,即分别将梁简化为一端固支一端弹簧支撑和一端固支一端悬空受拉两种情况,并建立了振动微分方程组,通过对算例的数值分析,得到了在索、梁在支座运动影响下的振动特性,并分析了阻尼、支座运动频率、振幅对组合结构中索、梁振动的影响。
其他文献
滑坡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滑坡不仅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加强滑坡灾害的研究,尤其是对滑坡稳定性研究,具有重要的
大跨越特高强度输电线是目前我国电力输送的重要载体,具有输送容量大、输送距离远的特点。在风雨动力荷载作用下,大跨越特高强度输电线极易发生振动。根据振动的频率和振幅的大
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陆续发生的大小不断的地震导致大量房屋不同程度的震害,尤其近几年,进入了地震活跃期。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5
土壤渗透性是评价土壤水源涵养等作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受制于许多外在和内在因素的影响,与植被类型、土壤结构、土壤种类和降雨强度等密切相关。为探讨不同修复模式边坡土壤渗
钢管结构外形美观、构造简洁、力学性能独特,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应用,然而节点的设计是钢管结构应用最本质的制约因素之一。近年来,一些异常复杂的空间相贯节点已
近年来,恐怖爆炸袭击建筑物造成连续倒塌的事故不断发生,如何保证建筑物抵御恐怖爆炸袭击的能力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公共建筑中应用最为广泛
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要结构材料,目前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破坏的第一因素是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评价指标。水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火灾发生愈发频繁,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损失有递增的趋势。而火灾后对结构进行加固使其继续使用,不但经济而且能使建筑尽快投入使用,因此火灾后结构
高层建筑在我国发展迅速,其高度越来越大,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复杂,高层建筑第二阶段的抗震设计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因此,开发针对于复杂高层的非线性单元模型,对复杂高层建筑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影响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再生混凝土的应用为建筑垃圾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为建筑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保障。然而,再生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