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r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是关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消除贫困一直是世界各国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消除绝对贫困是实现我国共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吹响了消灭绝对贫困的冲锋号,旨在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摆脱贫困。2011年12月6日,国务院扶贫办正式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纲要》指出,我国的扶贫进入了巩固温饱成果,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并以此制定了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是,到2020年底,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基本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实现。贫困地区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地区发展扩大的趋势。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三峡库区是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它横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两大贫困片区,自然条件恶劣,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不高。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逐年加大了对三峡库区这些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强度,旨在使这些地区在2020年底以前脱贫。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致力于科学回答如下问题:(1)如何构建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2)如何构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3)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究竟如何?(4)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对三峡库区贫困县的减贫效应是否显著?(5)国家移民政策对三峡库区贫困县的减贫效应如何?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将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和三峡库区移民政策为分析主线,从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双重角度进行验证。以三峡库区其中的25个县为研究对象,基于三峡库区798份贫困移民户的调查问卷,以及相关年鉴和公报的统计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文本挖掘、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重插补、回归分析、调查问卷等研究方法,旨在回答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如何的问题,为我国扶贫政策评估提供分析框架和决策参考。具体来说,本文将围绕以下八个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展开:第一,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基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政策评估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以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特点着手,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第二,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本文在传统的政策测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通过文本挖掘的政策测量,并创新性地通过客观赋权整合了这两种政策测度值,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该指标用于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分析测度。第三,实证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采用工具变量面板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的长期效应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扶贫措施对减贫的影响,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长期效应,并提出可持续的减贫策略。第四,实证分析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首先运用数据驱动,得出了扶贫政策短期效应产生的时间;其次采用断点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的短期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短期效应,并提出了短期内快速减贫的措施。第五,开展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实证研究。采用广义综合控制模型,分析了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以揭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减贫策略。第六,实证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采用变系数回归模型,运用本文已建立的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测度指标,对我国新时期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进行研究。同时,考虑扶贫措施对减贫效应的影响,得出了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以揭示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分县变化趋势,并提出针对不同贫困县的减贫策略。第七,开展了我国移民政策减贫效应的实证研究。运用三峡库区贫困县贫困移民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新时期专项扶贫政策—移民政策对贫困移民的减贫效应,同时考虑了扶贫措施对减贫的影响。第八,结合前面七章的分析内容,从三峡库区贫困县整体和分县角度提出了提高扶贫政策减贫效果的政策建议。通过上述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整体效应显著;(2)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明显;(3)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呈现出阶段性差异;(4)从长期效应看,贫困地区粮食产量、物流业、基础设施和医疗对减贫的效应显著;(5)从短期效应看,贫困地区的粮食产量和旅游业对减贫的效应显著;(6)对比非贫困地区,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总值、粮食产量、油料产量和教育投入均对减贫具有显著的正效应;(7)从三峡库区各贫困县的分析结果来看,扶贫措施对各贫困县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8)国家移民政策对减贫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引入广义综合控制法开展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的年际效应研究广义综合控制法是实验计量经济学中,因果推断的研究方法之一,也是因果推断前沿研究方法。本文首次引入广义综合控制法开展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减贫年际效应的研究。该研究拓展了扶贫政策评估的内容,增加了能够研究扶贫政策每年效应,弥补了目前扶贫政策仅能研究阶段性效应的不足。为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每年监控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补充和调整政策内容。(2)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本文在传统的政策强度测量基础上,创新性地加入了文本挖掘的政策强度值,并创新性地通过客观赋权整合了这两种政策强度,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该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融合了传统的政策测量,又客观地度量了扶贫政策文本中的政策强度,并且采用客观赋权方法,构建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变量的测度指标体系。该测度指标体系弥补了现有研究简单用0、1变量衡量政策的不足,提高了扶贫政策效应研究的精度。(3)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本文从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特点入手,结合反贫困理论、政策评估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构建了国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的分析框架。该分析框架有两个特点:第一,以政策评估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扶贫政策评估应考虑过程评估、整体—个体评估。具体来说,从整体角度评估扶贫政策减贫效应,即:扶贫政策实施初期、每年和长期减贫效应,旨在监测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与政策目标是否存在偏差,并探究扶贫政策阶段性变化特征。从个体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减贫的分县效应。第二,以反贫困理论为基础,结合新时期扶贫政策的特点,整合研究了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措施的减贫,并且研究了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中专项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4)从政策评估的过程和对象多维度对新时期国家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开展了研究本文从新的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减贫效应,把政策评估理论纳入扶贫政策减贫效应评估,从政策评估过程和政策评估对象的视角,实证研究了扶贫政策的减贫效应。改变了扶贫政策评估缺乏系统研究的问题。具体来说,从政策评估的过程角度,研究扶贫政策实施初期、每年和长期减贫效应,即:短期效应、年际效应和长期效应。从政策评估对象的角度关注政策实施整体效果(包括:长期效应、短期效应和年际效应)和个体效果(即:分县效应)。
其他文献
掌鳞杉科植物(Cheirolepidiaceae)对气候环境有较强的指示作用,本文利用酒泉及六盘山盆地下白垩统内保存的掌鳞杉科植物对研究区古气候环境进行定性及定量化研究。通过植物光合
单线态裂分(Singlet Exciton Fission)是指一个高能的单线态激子与相邻的基态分子相互作用产生两个低能的三线态激子的过程。单线态裂分过程能够打破Shockley-Queisser极限,
非线性抛物方程解的爆破现象研究是偏微分方程研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的抛物方程含有非线性反应项,非线性扩散项,非线性对流项和非线性边界流.通过构造辅助函数,借助微分不等式和极值原理,研究了具有非线性边界流抛物方程整体解和爆破解的存在性,并且得到了整体解和爆破速率的上估计,爆破时间的上界.本文所研究的非线性边界流不仅受变量u影响,还与空间变量x和时间变量t有关.全文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首
针对2015年7月底8月初湖北省鹤峰县五里乡村民食用生蜂蜜中毒事件,笔者于2016年8月初对该县有关地区进行踏勘、走访和采样,结合该地食用生蜂蜜中毒事件的资料和调查报告,对当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产量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但是由于病虫害,病原微生物,洪涝灾害,土壤污染等原因导致水稻减产。提高水稻自身抗性是
图像中蕴含着大量的语义信息,如何挖掘这些信息,探究出图像与语义信息的关系并加以应用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影响图像情感的因素有很多,在之前很多的研究人员已经从颜色、纹理、形状等低级视觉特征角度考虑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情感的主观性和复杂性,将传统低级视觉特征运用到大型数据集上时,往往会出现准确率低的问题。随着深层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发展,更多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
种群遗传结构是指种群遗传变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格局。通过研究动物种群遗传变异及其时空分布的变化,可以探讨动物生活史策略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行为对环境变动的进化响
目前,偏远农村地区的供电基础设施(包括电网)普遍相对落后,电能质量得不到保证。众所周知,电能的输出主要依赖于能源消耗,而以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为主的传统能源,
原发免疫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伴有外周血血小板破坏增多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伴皮肤、
Donor-Acceptor(D-A)环丙烷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有机合成砌块,尤其是在环状分子骨架构筑中具有显著优势。本论文主要探讨钯催化D-A型乙烯基环丙烷(VCPs)与富烯的环化反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