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之“情逸”——论“逸品”的内涵及审美追求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逸品”的内涵及审美追求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中国传统文人画讲求的是“不在有形之处而在无形处也,讲究内在亲和,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矜求得其天趣迥合”,表现形式以笔简而形具为体,以空境寓万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虚外传神。然而,作为绘画的品评标准,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绘画的品位追求各有不同。值得肯定的是“逸品”绘画在绘画品藻中“独领风骚”,仍然是今人所向往与追求的终极目标。本文通过对“逸”的历史渊源,审美内涵,实现途径及风格形态的全面考察,进而揭示了中国画“无我之境”对后世影响深远,进而提高时下中国画创作的品位与内涵。没有情感的注入,画家也不过是匠才而已,因此“逸”是有“情”之“逸”。
其他文献
本文坏讨了明清昆曲《西厢记》音乐成果,目的是尝试着将明清昆曲《西厢记》之音乐进行初步的梳理和研究,探析明清昆曲《西厢记》的历史演进概况和音乐价值。力求多角度、多视野
本论文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 计划)项目“基于案例的工业设计技术与辅助设计系统及应用研究”的研究课题之一,主要是对面向数控机床的CBID 系统(基于案例的辅助设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