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传播背景下对互联网消费者隐私关注的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hd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传播与网络隐私的冲突,关键在于互联网消费者对个人隐私的忧虑。事实上,就个人而言,不论是精准传播倚靠的数据收集行为,还是直接的精准传播行为,只有被互联网消费者觉察进而引发隐私担忧的时候,两者间的冲突才成立。大量消费者基于隐私忧虑,进而采取了保护隐私的直接或间接行为,就会影响精准传播的发展。互联网消费者的这种对不能控制自己信息隐私的担忧,就叫隐私关注,因此,本文将解决冲突的立足点选定为隐私关注。本研究从隐私关注出发,首先测量调查对象的隐私关注水平,然后探讨个人特征、媒介接触、群体影响、社会信任、隐私计算五个因素对隐私关注的作用,进而分析隐私关注与行为意图的关系。整个研究限定于精准传播背景下,研究内容还包括互联网消费者对精准传播行为的敏感度、态度,以及精准传播对媒介接触、群体影响、社会信任、隐私计算的影响等。数据分析显示,调查对象的隐私关注水平较高,能迅速察觉出精准传播行为;面对精准传播,最担心的问题是隐私泄露;对精准传播持负面态度;个人特征、媒介接触会对隐私关注产生微弱影响,群体影响与隐私计算作用更加明显,而社会信任会对隐私关注产生显著的反向影响;精准传播行为会影响调查对象的隐私关注水平,具体表现为精准传播行为不会引发媒介接触,群体影响,但是会降低社会信任,提高调查对象提供信息的谨慎程度;隐私关注水平越高,行为意图越明显,且消费者更愿意采用保护性手段。最后,引发对精准传播行为的全景监狱式观察的思考,以及这种行为对互联网消费者选择自由的挑战,进而讨论传播伦理问题。在文章末尾,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精准传播与网络隐私冲突的策略及建议,希望能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本文先介绍了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和关于知识的分类,再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如何将这一理论运用于英语专业语法教学。
目的了解儿科血液和脑脊液来源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特征、抗生素敏感性和mecA/icaA/icaD基因的携带等情况,为临床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民主国家,国有企业在经济市场的地位不言而喻。而近年来市场愈发成熟壮大,传统的国有企业受到了许多新的冲击与挑战。要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取得良好的成绩,为
<正> 小儿百日咳是一种常见的时行疾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小儿,如父母不注意及时治疗,可引起肺炎、肺气肿、结核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现供几则民间简易治疗百日咳的验方,以便不
本文从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出发,从对培养目标和内容的影响以及基本要求两方面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银行的信贷业务也进入了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同时,信贷业务也做了很大的改革和优化,各种小微企业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贷款业务应运而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