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运用英语交流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学生们能够自如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别人进行交流。现在,交际能力被认为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的。如何获得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口语的训练。然而,在很多高中学校,教师们过多地关注于解释语法规则和词汇的使用,脱离了语言环境。学生们则忙于记录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们仅仅学到了英语语言知识,而非语言本身。这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他们的创新能力受到了限制。而且,由于很少有机会给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互动活动,很难创造出一个积极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了解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作者试图改变这一现状。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口语教学的实施是否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了探究这一问题,首先,本文作者调查了高中学生口语学习情况。然后,作者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合作教学理论、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依据,在实验班级进行了一个为期两年的教学实验。第一,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己建构知识框架的学习环境。社会建构主义相信,知识是一种意义的构建,通过不同个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并且是学习者自身的一个认知过程。对高中生来说,教室内的学习是获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主要渠道。而且,他们的身心特点在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教师来说,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在这种情景中,学生更能表现出他们的社会行为。第二,着重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构建过程中,学生应该自己思考,而不总是人云亦云。也就是说,批判性思维是不能被低估的。学生们需要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应该给他们合适的引导和启发。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每日英语报告、英语竞赛、英语口头作文等活动,在一个积极地课堂学习环境里,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系统地处理解决问题,了解事物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推理发现错误的能力。而且这样有利于知识建构的生成。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是来自济南外国语学校的104名学生。作者选择了13班为控制组,18班为实验组。在实验过程中,问卷调查、访谈、测试被应用为测试工具,便于收集信息。问卷调查是为了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况。对结果的分析可以总结得出高中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还有困难。而这种能力亟需提高。交际能力的欠缺,妨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在实验过程中,作者关注学生的变化,在实验开始时的高一年级、实验结束时的高二年级,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后测,还进行了两次英语学习问卷调查,通过对比试验班级和平行班级的数据,可以看出作者进行的改革和实验还是效果明显的。在社会建构主义指导下,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并关注他们的情感发展,提高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和发展潜力。总之,本论文强调将社会建构主义应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目的是为了逐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他们在今后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在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研究在中国如何把社会建构主义应用到高中口语教学中来。我的愿望是这篇论文能够引起更多的关注,来研究高中学校的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