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生态整合——西南地区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探索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xinyong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分析了西南山地城镇的土地利用现状,发现在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生态反思,提出西南山地城镇土地利用的新趋势——生态整合方法.评析了城镇土地利用基本概念、城镇土地利用布局形态和城镇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与生态整合方法的内在契合.总结了现行土地利用评价的各类方法,提出对用地的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为考虑各类用地形式的相互影响、选择最佳用地形式,确定城镇用地的合理组织方式和城镇布局形式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重点讨论了生态整合方法在西南地区山地城镇土地利用过程中的运用:加强土地利用与城镇内在属性关联;合理利用山地城镇地貌景观与构建城镇空间特征;提倡内涵式集约化使用土地,整合不同用地功能达到最优布局;建议面向开敞空间的外向型用地布局模式,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和探讨了生态整合方法对城镇用地布局的指导意义.最后,论文以江油市青莲镇总体规划为例,论述基于生态整合的土地利用格局.结合实例,积极探索了论文构建的方法论在规划建设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城市形象被国内许多城市所重视,并进行了此类研究.这些城市形象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精神环境,强调对城市的发展理念、城市形象口号的提炼上,而对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化城镇格局的形成,区域内城镇间的协调发展日趋重要,这种"协调发展"的客观现实对区域规划的方法及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论文在分析相关理论
本课题立足于跨学科交叉领域的探索,利用系统工程的观点,试图找出那些对城市生态安全构成影响的要素,进行分析与探索,旨在对城市生态安全的各子系统进行优化整合,形成关于城
该文拟针对大学校园水景空间这一特定的校园开放空间形态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的理论分析,对水景空间认知及使用行为之间的联系加以探讨.使用者的使用行为会因环境特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发展,校园建设已呈现多样化的发展特点,多功能综合利用是高校文体建筑必然的发展趋势。本课题试图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功能、技术、环境三者综合论
景观资源始终是山地度假建筑设计中重要的考量因素。从“显山露水”的角度来说,建筑应当尽可能减小体量,融于周边环境之中,同时观赏者在建筑内部又能获得良好的观景视线。在本案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与传播文化的中心。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和教师需要完成很多的脑力活动,而高校图书馆
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历史性环境和历史地段保护工作的背景,并根据该文的具体内容对相关的概念和保护原则作出说明.引用评价学原理作为评估的理论基础,对评估的具体操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大发展,城市面貌出现了趋同,造成了"特色危机",这是一种文化的趋同.怎样才能从"特色危机"的困境中走出来,怎样才能屹立于世界城市之林,
城市环境中的建筑设计决不应仅仅关注建筑自身问题的解决,而必须同时增强所处城市的活力.基于以上观点,该文通过分析大连和平现代城方案(实施方案)的设计,提出了在城市重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