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同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偏头痛及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偏头痛对照,分别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一周时、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期以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组(观察组)、单纯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口服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并同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偏头痛及口服西药疗法治疗偏头痛对照,分别比较三种治疗方法在治疗一周时、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治疗效果,期以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偏头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组(观察组)、单纯电针对照组(电针组)、口服西药对照组(西药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采用穴位贴敷结合电针治疗,穴位贴敷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5次,电针每天1次,每周治疗5次,周末休息,共治疗5周;单纯电针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疗法治疗,同观察组的操作、疗程一致;口服西药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mg)治疗,每天10mg,持续治疗5周。三组均进行约为5周的治疗,记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一周时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及三组患者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一个月时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评定及总体疗效对比,比较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1、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3、三组患者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比较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间对比(P<0.05),不同的时间节点与治疗方法间交互效应显著(P<0.05),说明时间因素在不同治疗方案间发挥的作用有差异。结果表明在治疗1周时,三组间的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疗程结束后1个月时,三组间VAS评分、MSQ评分、头痛计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电针组对比、观察组与西药组对比、电针组与西药组对比,均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电针组对于偏头痛患者的改善情况比西药组更好,而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电针组。4、本研究治疗期间,电针组出现1例轻度血肿的不良反应,采取处理措施后血肿消失,得到有效控制,西药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事件,均表现为口干,通过安全性评价以上两组不良反应事件均未达终止治疗的要求,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事件。故本研究所纳入的90例偏头痛患者(观察组、电针组、西药组各30例)均未见病例脱落情况,课题完成度好。结论:1、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单纯电针疗法、口服西药疗法,这三种疗法对于患者偏头痛的改善均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但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与西药组。2、三组治疗方法虽在治疗一周时的短期疗效未见明显差异,疗效相当,但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在疗程结束时的近期及疗效结束后的中期疗效均优于电针组及西药组,临床疗效具有稳定性。3、穴位贴敷联合电针疗法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研究MEBT/MEBO治疗瘘管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旨在探求一种疗程短、痛苦小、效果好的治疗瘘管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中医方法,进一步探讨中医祛腐生肌和酿脓生肌的作用途径和机理。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瘘管期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共75处病灶)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5例,最终完成临床观察的病例共71例,其中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空白对照组24例。三组
目的:通过中医传统方法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探讨中医传统方法中整脊手法联合十一方药烫熨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参考;并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干预方式有机结合治疗模式广为推广的趋势下,以期待寻求一种更为合理有效的有机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方法:本课题以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康复医学科门诊或住院部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90例,治疗组采
语用,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的使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第一条即“语言建构与使用”。所以,一切语文教学必须指向“语用”,文学作品的教学也不能例外。通过课堂观摩和资料查阅等途径发现,当下的语文教学存在对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不清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学目标偏离,对文学类文本的
目的:通过观察肾康宁方对气阴两虚夹瘀证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肾康宁方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早期DN提供相关的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夹瘀证早期DN患者8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糖尿病宣传教育等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
目的:本研究采用按神经节段取穴针刺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睡眠效率,探讨按神经节段取穴针刺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优势,以期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补中益肠汤联合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此治疗对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水平、外周血象(WBC、RBC、PLT、Hb)、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的影响情况。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予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补中益肠汤加减,每月连续服药21天为1疗
目的:采用外泌体测序技术,探讨阳化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Stroke,AIS)血清外泌体miRNA的调控机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AIS患者16例和健康受试者8例。将AI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阳化汤治疗,观察周期为7天。健康受试者在入组0天时采集血清样本,AIS患者在第7天采集血清样本,分离并鉴定外泌体。采用small RNA测序技术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期间,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就医的冠心病PCI术后复发心绞痛,且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冠心病PCI术后常规西医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肝肾亏虚证型对腰椎多裂肌的影响,比较下腰痛肝肾亏虚证与气滞血瘀证患者在病程长短、多裂肌退变形态及肌组织脂联素、瘦素含量水平的差异,从而为探讨中医学“肝肾”与肌肉联系的相关理论提供腰椎退变性疾病方面的实验研究依据。方法:1、根据下腰痛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及实验控制排除标准选取需行手术治疗的下腰痛肝肾亏虚证患者及下腰痛气滞血瘀证患者70例,术中取少量患者腰多裂肌组织;2、按标
目的:探究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养老机构中患慢性失眠的老年人的应用效果,通过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为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在养老机构老年人中的运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发现问题、调查问卷等过程,明确研究目的和构建干预方案,本研究的干预方案是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包括认知疗法、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疗法和放松疗法,本研究对团体认知行为疗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