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我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划分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矿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在我国矿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我国铁矿资源相对丰富,分布广泛,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布局不断优化,但长期以来,铁矿资源的供需矛盾一直很突出,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第三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编制中提出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的概念,并将其定位为保障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的战略核心区域,但并没有明确具体划分标准和技术方法。基于此,本文将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划分作为研究问题,在产业集聚理论、区域分工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影响铁矿资源开发基地划定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了铁矿资源开发基地划定指标体系,选择SOFM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聚类方法,应用MATLAB7.0.1和ARCGIS9.3软件平台,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修正后,提出了我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划分方案,并对所有基地进行了评价分析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致可划分出十一个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分别为冀东北基地、吉辽基地、攀滇基地、晋中北基地、晋冀豫基地、蒙中基地、豫西基地、鄂豫皖基地、陇新基地、陕鄂基地和鲁东南基地;十一个基地查明资源储量、设计开采规模和大中型矿山数量分别占到了全国的89.7%、78.6%和74.4%,涵盖了全国大部分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能够在空间上形成保障我国铁矿资源安全的核心区域,其中冀东北基地、吉辽基地、攀滇基地和豫鄂皖基地是我国铁矿资源赋存和开发利用活动最为集中分布的地区;依据6项指标的分级判别,将11个铁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划分为主力勘查开发基地、战略后备基地和协调发展基地,并对各基地开发利用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我国铁矿资源优化布局、规模开发以及其他矿种资源勘查开发基地划分及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系统演化的途径,以及产业系统演进对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作用,探讨了二者的协同演化机制与过程,指出这一过程具有多态均衡、随机集群等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为适应全球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工程企业必须要进一步扩展其服务体系,做好
微细粒低品位锰矿由于颗粒间的非选择性聚集、浮选药剂用量大、浮选效率低等技术难题而致使其利用困难,造成大量浪费.在品位低于13%的锰矿浮选技术研究中,捕收剂最受关注,前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至20107年3月接受并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0例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行药物治疗
目的:对会阴侧切的顺产产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观察其对产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产科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6例行会阴侧切的分娩产妇为
伴随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消防系统数字化成为必然。本文调查和分析了我国目前消防事业建设的现状,根据数字化消防系统的功能必要性,提出了消防系统的数字化应用,阐明消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