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不断加剧,中国逐渐步入“银色浪潮”时代,老年人数量的激增,势必会引发许多新的社会问题。其中,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数量日益增多,占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攀升。目前,随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数量日益庞大的失能老人急需照顾。另一方面,家庭的养老功能日渐式微,传统照顾方式遭遇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引发了对失能老人的照顾问题的关注。此外,中国的养老模式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发生了相应的调整,逐渐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演变,在社会化养老的多元主体中,社区的地位与作用逐渐日益出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失能老人究竟急需哪些方面的照顾服务、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照顾服务,是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全社会需要迫切关注的民生问题,也将成为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失能老人的社区照顾问题。本文以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和福利多元化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在质性研究方法中主要运用了个案访谈和观察法。此研究以莱芜市莱城区M街道的三个社区为背景,从中选取了失能老人及其主要照顾者、社区内的工作人员作为调查访谈对象,从中来获取第一手访谈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总结,详细描述了M街道失能老人的生存现状、他们对照顾的需求以及当前社区对失能老人照顾的供给情况,并提出了目前M街道失能老人的社区照顾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在借鉴国外老人社区照顾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以生活照料、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紧急救助四个方面服务为核心的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体系,并从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和人才服务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莱芜市M街道失能老人社区照顾体系的保障机制,最后,强调要加强失能老人社区照顾的宣传,注重资源整合,系统开展好城市失能老人社区照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