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近现代以来,国内外高层建筑大量兴建,当一幢大楼拔地而起,不可避免地会改变原来吹经此处的风的正常走向,也势必影响到其周围的风环境。北方严寒地区,不良的室外风环境引起行人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冬季建筑周围产生局部强风,夏季住区内部的通风能力不佳。其原因在于在建筑的布局规划中,设计师很少考虑气流对人的影响,缺乏对建筑风环境进行评估的过程。研究住区风环境,解决当前住区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有很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学习与借鉴前人研究基础上展开对沈阳住宅小区的风环境的研究。 首先从气候分区与热工分区谈起,并结合相关通风基础理论,阐述建筑周围气流的特点。接着从沈阳处于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相关风环境舒适度评价标准入手,采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分析不同建筑形式(点式、板式、点式与板式结合)情况下建筑布局对室外风环境的影响情况,总结出一些关于住区风环境定性与定量的规律,然后分析影响住宅建筑室内外风环境的主要因素,从建筑朝向、间距、平面布置、植被绿化等方面探究优化严寒地区住区风环境的方法。本文还结合沈阳小区实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住区在冬、夏季主导风向下的风环境,得到住区内人行高度处的风速场和风压场分布,并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相关规范对小区的风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小区在规划布局上的可取之处,为优化住区风环境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要想得到良好的住区风环境,就要一方面结合基本规律及原则,另一方面结合诸如CFD数值模拟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在方案前期调整规划设计,以便于生成更有利于室外风环境的平面布局方案。对于既有小区的风环境优化,可以采用在特定区域种植相应树种或者利用景观园林等技术措施起到引导气流改变气流方向与速度的作用。 未来的住区设计必定是以人为本,将创造良好的居住物理环境,提高居住舒适程度作为目标。所以从风环境方面入手,分析并探讨优化住区室外风坏境的规划布置策略,重视良好风环境的营造,会对创建更适宜人们居住的生活空间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