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空间叙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m_y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由于民族文学创作环境趋暖,叶广芩一系列极具特色的满族家族小说相继问世,引起文坛关注。她的家族小说全方位展现了贵族世家的兴衰变迁,既以亲历者的身份将昔日家族兴衰述说得哀婉动人,又以旁观者身份毫不留情地揭露大家族制度与文化的腐朽落后。进入新世纪以后,商业化浪潮席卷之下的社会群体产生精神变异,叶广芩立足当下回望旧园,在对比中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力求为精神变异的民族个体重塑民族精神。她经历了从对旧家族的反叛逃离到反思现代性再到对故园想象怀旧的情感路程。叶广芩对家族进行追忆书写,场景往往成为记忆的承载物,三城空间迁徙的经历以及怀念与批判共存的复杂情感,使她的小说呈现出空间叙事风格。本文拟从空间叙事的角度研究叶广芩家族小说,结合中国传统叙事学和西方叙事学等有关理论,以“采桑子”系列、“亭台楼阁”系列和“京剧曲目系列”三大家族系列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其文本中的空间类型、空间形式和空间叙事意义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剖析潜隐于叶广芩空间建构背后的精神追求和文化思考,剖析其空间立场与文化身份之间的联系,探寻她对现代性来袭时的反思和对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找寻传统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的发展之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第一章重点分析叶广芩家族小说空间叙事的类型。她的北京故事建构出了压抑封闭的大宅门、文化怀旧的胡同和都市消费的新北京三个空间。她在压抑封闭的大宅门空间中反叛逃离,在都市消费的新北京中反思现代物质文明,在文化怀旧的胡同空间中追忆精神故园。挖掘叶广芩小说中的空间特点,以期引领读者在追忆与审思中反思当下。第二章力图探究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形式。叶广芩家族小说主要包括橘瓣式、套盒式和圆圈式三类空间形式。即将四处分散的空间串联在一起,借用并置空间和淡化时间两种叙事技巧来突出空间的橘瓣式;利用同故事叙述形成空间嵌套,将家族故事空间嵌套进戏曲故事空间之中,在叙事结构上营造出“戏中戏”的空间之感的套盒式;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反复交错、两种叙述视角交替形成时空对话开阔了文本书写空间感的圆圈式。第三章对叶广芩家族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进行意义诠释。对叶广芩的空间立场和文化身份进行分析,探索不同空间和文化中的辗转迁徙对叶广芩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影响。小说在形式上一方面引用古典诗词和戏曲作为序引式开端,另一方面其散文化情节又是对现代小说的发展,这种形式上的革新打断了情节的连续性讲述。情节随叶广芩情绪流动而快速切换场景,易于激发小说的空间感。同时,叶广芩的新旧北京空间中既对家族文化糟粕进行现代性反思,又对现代性裹挟下的社会群体精神变异进行反思,最后寄希望于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来重塑现代人精神文明和价值观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使用计算机辅助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减少阅片时间、提高诊断效率。影像组学作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工具之一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将影像组学方法应用于多种不同的临床问题的研究中,并根据研究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对影像组学建模过程的改进方法,在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内容包括:在影像组学研究中,通常需要提取大量的组学特征来反映图像的信息,而医学影像的数量往往极其有限,选择有效的特征降维与选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主要表现为在极短的时间内,由煤体向采掘空间抛出大量的煤岩并伴随大量高压瓦斯气体喷出。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瓦斯内能消耗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用于破碎煤岩体的抛出,另一部分用于粉化破碎煤体。从能量的角度看,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能量积聚、转移和耗散的过程。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过程中能量耗散规律,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试验,主要包括不同硬度块煤的冲击破碎试验,不同煤样粒
本文研究超临界椭圆问题(?)双气泡解的存在性,其中?是RN中边界光滑的有界区域,N≥3,K是?上正的有界光滑函数,ε是一个正参数.我们利用有限维约化和变分方法,证明了当参数足够小时上述问题存在双气泡解.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假设函数K在?的内部有两个不同的严格局部极大值点或严格局部极小值点,并且这两点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我们选取合适的加权空间,构造出近似解,并得到了一个约化泛函的渐近展开式和相关的估计
数学公式检索是信息检索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的检索对象包含数学公式这种具有复杂的二维结构特征的数据。传统的文本检索方法难以捕捉公式的结构信息,导致检索准确率低,检索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各个专业领域对于公式检索的需求。因此,如何实现对数学公式这种特殊的结构化数据进行特征捕捉,并应用到内容检索系统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结合自然语言处理中的词嵌入技术,设计了针对数学公式的嵌入学习方法,并构建
本文主要是考虑将Beilinson-Lusztig-Mac Pherson等人关于A型量子Schur代数的几何实现方式推广至B/C型的量子(?)-Schur超代数.在Hecke代数的框架下利用Weyl群组合性质的代数方法,通过研究特定双陪集的性质等推导出量子(?)-Schur超代数的一些有序紧凑的乘法公式.并给出这些乘法公式的一个应用——给出量子(?)-Schur超代数的半单性判断准则.本文主要内
中红外波段既包含两个大气传输窗口,也是自然界中大多数材料固有振动吸收的频段,在军事、生物、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基于中红外波段的光学超表面,具有工艺兼容性好、调控自由度高、制备过程简单等优势。超表面由人工排布的亚波长单元结构组合而成,展现出优异的电磁波操控能力。其中,介质超表面由于结构简单、便于集成、损耗较低等特性,更有利于在实际中应用。基于二维材料的红外光电子器件由于原子级厚度,高载流子迁移率和
我国煤层普遍具有渗透性较低的特点,严重制约了煤层瓦斯的抽采效果,因此,增加低渗透煤层的渗透性是提高煤层瓦斯抽采效率的关键。本文以CO2/水注入刺激煤体剪切扩容及其煤层增渗为研究对象,综合使用理论分析与实验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CO2/水注入刺激煤体剪切扩容的机理和特点以及应力状态和流体运移等不同因素对煤岩剪切扩容变形及声发射特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了流体注入刺激煤岩剪切扩容破
杨表是组合学中的重要结构.关于标准杨表的计数,Frame,Robinson和Thrall在1954年给出了著名的钩长公式.而关于斜标准杨表的计数,直到2014年才由Naruse给出了Naruse钩长公式.在本文中,我们首先介绍了Naruse钩长公式及该公式的一个双射证明.由于Naruse钩长公式是在兴奋图上的钩长积的求和,而非一个封闭的公式.因此针对一些特殊的斜标准杨表,我们用构造性方法给出其计数
我国煤层具有低渗透、低孔隙度和高应力等特点,不利于煤层气的生产。近年来,煤层甲烷微生物强化开采技术逐渐被提出。煤的孔隙作为地下水和煤层气储集场所与运移通道,其结构特征将直接影响煤层气的富集与运移。但现有研究中关于生物强化煤层气技术研究更多的集中于褐煤等低阶煤和生物产气方面,对生物强化煤层后孔隙结构变化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中高阶煤,煤炭生物降解转化作用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生物转化作用对改变煤层
目前,水体中存在的四环素类有机污染物和六价铬等重金属离子已对生态系统造成威胁。光催化技术由于其存在无污染及可持续发展等优点,且可以有效降解四环素(TC)和还原六价铬Cr(Ⅵ),因此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在评估四环素(TC)降解及Cr(Ⅵ)还原效率的众多方法中,通常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对降解程度进行分析。然而,对于一些无色重金属离子及无色有毒产物,UV-vis并不能准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