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开发移民,指在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下,依靠政府的政策、物资、资金等方面支持,按照自愿的原则,将生活在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的贫困人口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开发安置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新协调人地关系,实现迁移人口的脱贫致富和迁出区生态环境修复等目标。青海省香日德巴隆开发扶贫项目,即香巴项目,指根据青海省实际情况,将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的部分贫困人口有计划地迁移到柴达木盆地中南部的都兰县香日德和巴隆等地区,以实现开发安置区丰富的水土资源、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及人口迁出地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等多重目标。香巴项目的主要目标是扶贫和改善生态环境,它的实施无论对移民迁出区还是对迁入区而言,都影响深远,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方面,香巴项目移民作为中国扶贫移民的一个典型案例,目前对其研究颇少,尤其是效果研究,而已有关于其效果的研究,只是通过简单的总结来描述项目所取得的效果。本文利用统计数据、遥感数据及实地问卷调查数据等资料,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全面评价香巴项目的效果,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真实反映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政府制定下一步的扶贫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实施扶贫搬迁提供实践经验。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及移民主观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来研究香巴项目所取得的效果。通过分析,香巴项目的实施,无论在迁出区还是在迁入区,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果,移民群众的主观满意度也较高;不过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移民迁移具体政策实施的不够完善、项目给迁出区未搬迁农民带来一定不利影响、项目给迁出区人力资源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等问题;同时提出能改善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与管理机制,充分考虑最需要帮助的群众的利益、创新农民扶贫政策,结合多种扶贫方式改变迁出区现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教育,提高农民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完善迁入区基础设施和防护林建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