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时指出: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其中有一个最重要的矛盾就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使得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得到满足,收入与消费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令人担忧,经济不平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对于经济不平等的研究是从收入不平等入手,但其实消费相比于收入具有更清晰的福利含义,因为经济学中福利函数是用效用来表示的,就家庭而言,他们的效用取决于消费而不是收入,收入有一部分用来投资,一部分用来消费,投资仅是将来生产中的一种投入品,而不会在当期给人们带来效用,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消费不平等。 国内有关消费不平等研究中所使用测度指标,多数文献以传统视角的收入不平等指标作为参考,例如采用单一指标如基尼系数进行消费不平等测度,或者采用方差、变异系数、The il指数等多种指标进行消费不平等测度,也有非参数方法和拓展基尼系数法等新方法的应用。但是这些测度方法或对底层群体敏感,或对高层群体敏感,也或者不满足强分解性定理,不具备优良的测度和分解性质,针对我国消费性支出不平等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所以本文运用国际上提出的新的 Ze nga指数,根据我国城乡地区,中东西、东北地区不同消费阶层居民的消费行为特点,对我国居民消费性支出不平等进行测度和分解,对比分析了不同消费水平下的收入和消费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和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同时,也指出了Ze nga指数相比于基尼系数所体现出的优势。 Zenga指数与 Gini系数的区别主要体现于:Gini不平等点指数不超过 Zenga不平等点指数;随着低层次样本量的增加,Gini不平等点指数被强制趋于0,这会导致Gini系数对高组群体的观察值敏感而对低组观察值不敏感,就失去不平等指数的本来意义,而且会使测度值偏低,而 Ze nga不平等点指数,不具有被强制趋于0的特点,且权重既涉及到较低组((1/ p)),也涉及到较高组(1/[1? L(p)]),会考虑大多数人的消费变动,既有敏感性,又不偏倚,所以测度结果更显公正;Zenga指数可以进行完完全全的分解,不会存在交叉项无法分解的现象,使得分解结果包含了数据提供的全部信息,更加便于解释。 其他关于测度与分解结果的具体结论有:处于中等收入水平的人消费性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是最大的,边际消费率比较高;地区间的消费水平还是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的不平等较为严重,50%以上家庭消费都低于全国家庭消费中位数,处于较低的消费层次,东部地区整体消费水平较高,而且内部不平等现象也较明显,东北地区整体消费水平不高,内部消费差异较小;城镇随着家庭消费水平上升,组间不平等的贡献都是越来越大,而农村组间不平等贡献不断减小,无论在哪个消费水平,组间或是组内,都是农村不平等指数较小,城镇不平等程度较高;子群不平等没有在分项消费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别;从要素不平等的贡献角度来看,贡献比较高的前三位依次是食品支出、居住支出和家庭设备及日用品支出,文娱娱乐、医疗保健和交通通讯支出的贡献相对较低。